楚泽荃蘅尽化蓬,自须高谢脱池笼。
从知鸠鸟真无赖,犹使瑶台关有娀。

楚泽荃蘅尽化蓬,自须高谢脱池笼。

从知鸠鸟真无赖,犹使瑶台关有娀。

注释:楚地的沼泽和蘅草都变成了蓬蒿,人必须像凤凰一样高洁,远离世俗的束缚。我知道那些鸠鸟是多么不守规矩,它们仍然让瑶台的阳台上住着嫦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楚地的景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生活的渴望。诗中的“荃蘅尽化蓬”寓意着自然界的变化无常,而“自须高谢脱池笼”则反映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羁绊、追求自由生活的决心。

首句“楚泽荃蘅尽化蓬”,以自然景物的变化开篇。荃、蘅,均为香草名,此处借指楚泽中原本生长的植物。化蓬,即化为飘蓬,形容这些植物随着季节更替而枯死。诗人用“尽化蓬”来形容楚地环境的变迁,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接着,“自须高谢脱池笼”,诗人表达了自己要像凤凰那样高洁,远离世俗的束缚。这里的“谢”,意为拒绝或远离,“脱池笼”则意味着摆脱一切限制,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第二句“从知鸠鸟真无赖”,诗人转而批评那些鸠鸟,认为它们虽然生活在高台上,却毫无节制地繁殖后代,如同无赖一般。这不仅揭示了鸠鸟的行为特征,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最后一句“犹使瑶台关有娀”,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认为即使是瑶台这样的仙境,也应该保持纯净无暇,不被世俗玷污。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超脱世俗的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鼓励人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坚韧,勇于追求心中的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