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重司寒祭,羔羊献礼陈。
开冰遵旧典,荐庙属昌辰。
肥羜方登俎,清壶冀飨神。
虫疑非蚤夏,狐听异先春。
凿凿凝光莹,峨峨发彩新。
何当比鱼上,从此出迷津。

天圣五年春省试献羔开冰国家重视司寒祭礼,羔羊献给皇帝作为祭祀。

按照旧例,在开冰时节进行祭祀,向神灵敬献食品。

肥壮的羊肉即将上盘,清酒准备供献给神灵享用。

传说中虫蛇并非早夏之物,狐狸听异事发生在前一年春天。

明亮照耀着大地,光明如同晶莹剔透的宝石。

多么希望像鱼跃出水面那样,从此摆脱迷茫的生活。

译文:
天圣五年春,皇帝在省试考试中献出羔羊,以开冰节为背景,向神灵献祭。羔羊是祭祀的象征,象征着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求。同时,这也是对国家繁荣昌盛的一种祝愿。
“肥羜方登俎”中的“肥羜”指的是羊肉,它被端上了祭祀的餐桌,象征着国家的富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清壶冀飨神”中的“清壶”指的是清冽的酒,它被用来供奉神灵,象征着国家对神灵的尊重和祈福。
“虫疑非蚤夏,狐听异先春”中的“虫疑”、“狐听”是指一些神秘的现象或传言,它们出现在早夏时期,与先年冬天发生的奇异事件相关。这些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疑惑和恐惧,但最终被证实为不实之词。
“凿凿凝光莹,峨峨发彩新”中的“凿凿”、“峨峨”分别形容光明如宝石般晶莹剔透,色彩鲜艳夺目。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何当比鱼上,从此出迷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他希望有一天可以像鱼儿一样自由地游弋于世间,摆脱一切困扰和迷茫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皇帝在省试考试中献出羔羊,以开冰节为背景,向神灵献祭的场景。通过描绘祭祀的过程、食物和神灵的形象,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同时,诗人也通过神秘现象和传说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世界的深深敬畏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既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又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