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古道场,宛在香山阳。
实师应请去,无滞于一方。
飘然振镮锡,殊不事包囊。
孤风尤可尚,静法固有常。
真心得正住,安重如陵冈。
况闻师议论,博洽而精详。
和会禅与讲,若登圭峰堂。
迎知向学众,汲汲趋门墙。
洪钟既大叩,随宜为发扬。
清伊自南来,长波极渺茫。
所谓筏喻者,利济如侨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乾元寺住持实大师的高尚品德和深厚的学识。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 乾元古道场,宛在香山阳。
- 注释:“乾元”指的是乾元寺,“古道场”意味着历史悠久的佛教场所,“宛在香山阳”表明寺庙仍然屹立在香山县(今属广东省)的东南方。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乾元寺古老而庄严的氛围,与香山的地理位置相呼应。
- 实师应请去,无滞于一方。
- 注释:“实师”指的是住持实大师,“应请去”表示他应邀而去,“无滞于一方”意为他前往的地方没有受到阻滞。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实大师的尊敬和赞赏,因为他被邀请去一个需要他的地方。
- 飘然振镮锡,殊不事包囊。
- 注释:“镮锡”是一种僧人用来念经的器具,“包囊”意为包裹、束缚。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实大师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形象。
- 孤风尤可尚,静法固有常。
- 注释:“孤风”比喻独树一帜,“静法”意味着佛法的宁静不变。
- 赏析:这句话赞美了实大师的独特风格和对佛法的坚持。
- 真心得正住,安重如陵冈。
- 注释:“真心”指真诚的心,“正住”意为端正地居住。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实大师内心的真诚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 况闻师议论,博洽而精详。
- 注释:“况闻”表示听说,“博洽”意为广泛且精通,“精详”意为详尽且精确。
- 赏析:这句诗赞扬了实大师的学识渊博和对佛法的研究深入。
- 和会禅与讲,若登圭峰堂。
- 注释:“和会”意为协调、融合,“圭峰堂”是指禅宗的圣地。
- 赏析:这句诗寓意着实大师能够将禅宗与讲解完美结合,如同登上了禅宗的圣地。
- 迎知向学众,汲汲趋门墙。
- 注释:“迎知”表示欢迎有知识的人,“向学众”指前来学习的人,“汲汲”意为急切。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实大师对学者的热情欢迎,以及他对学问的渴望。
- 洪钟既大叩,随宜为发扬。
- 注释:“洪钟”比喻宏大的声音或力量,“大叩”意为用力敲击,“随宜为发扬”意为根据情况加以发挥。
- 赏析:这句诗意味着实大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有力地推动佛法的传播。
- 清伊自南来,长波极渺茫。
- 注释:“清伊”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或者事物,“南来”意指从南方而来,“长波”形容波长远大。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来自南方的人物或事物给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 所谓筏喻者,利济如侨梁。
- 注释:“筏喻”是一种比喻,意为帮助他人渡过难关的工具。“侨梁”指临时搭建的桥梁,用于渡河。
- 赏析:这句诗通过比喻,赞扬了实大师在佛法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就像一座临时搭建的桥梁,帮助众生渡过难关。
这首诗通过对乾元寺住持实大师的赞美,展现了他的崇高品德和深厚的学识。实大师的形象高大,他的言行举止充满了智慧和慈悲。他的教导不仅让信徒受益,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