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参立倚空明,好事传闻应列星。
运石早知能赎罪,上书何必待缇萦。
【注释】
九曜:指日、月、星、辰、龙、虎、玉兔、勾陈等九种星辰。
石:即“璇”。
参立:三峰耸峙。
倚空明:高耸入云,如凌空之明灯。
好事:好事者。指那些为官清廉、秉公执法的人。
列星:众星。
运石:转运石头,指用法术把石头变成金银或其它宝物。
赎罪:赎取罪行。
缇萦:汉文帝时人,曾以身赎父之罪。
【赏析】
此诗作于开元年间,诗人因被冤入狱而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九峰参立倚空明”,写山形。九座山峰矗立,巍峨壮观,高入云霄。“九”是虚数,形容山峰众多;“参”是三的意思,形容山之多,连成一片,犹如参差排列的星星;“倚空明”则突出了山峰高耸的特点。
第二句“好事传闻应列星”,说这些好人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被人传颂。“好事”是指那些为官清廉、秉公执法的人。他们清白正直,为民伸冤,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样受人崇敬。这句中“应列星”是说好人们应该得到与星星一样的地位和荣誉。
第三句“运石早知能赎罪”,说有人早就知道如何把石头变成金银宝物,以便用来赎取罪行。这里的“运石”指的是一种法术,即使用法术把石头变成金银宝物。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这种法术的认可,认为它能够实现人们的愿望,使有罪的人得到宽恕。
第四句“上书何必待缇萦”,说如果能够用这种法术赎罪,那么就不需要等待缇萦那样的人为父亲赎罪了。这里的“缇萦”指的是汉朝的孝女缇萦,她为了替父赎罪而自卖为奴。这句中“不必”表示否定,意思是说用法术赎罪比缇萦这样的人为父亲赎罪更快捷方便。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好人好事的赞美和对法术赎罪的肯定。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以及对法治社会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