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此招提,近在芝掌侧。
巉岩耸苍空,云雾蒙绝壁。
相传千岁僧,于此寄畴昔。
提携酌春酒,况乃社日逼。
俯仰天地间,一笑讵非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描述了他在游宝掌山寺时的所见所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 “何年此招提?”
注释: “招提”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佛教寺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何时何地建造这座寺庙的好奇。
第二句: “近在芝掌侧。”
注释: “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比喻仙草或灵芝,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珍贵而美丽的植物。“芝杖”可能指的是用这种植物制成的手杖。这句诗描绘了寺庙与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融为一体的景象。
第三句: “巉岩耸苍空,云雾蒙绝壁。”
注释: 这里的“巉岩”指的是险峻的岩石,形容山势高耸、陡峭。“苍空”则形容天空的广阔无垠。“云雾”描绘了山间弥漫的雾气。“蒙绝壁”则意味着山峰被云雾覆盖,显得神秘莫测。这句诗展现了宝掌山的壮丽景象。
第四句: “相传千岁僧,于此寄畴昔。”
注释: “千岁”表示很长的时间,这里可能是指僧人修行了很多年。“畴昔”指的是过去的日子,这里用来表示僧人在此修行的时间之久。这句诗表达了僧人在此修行的悠久历史和岁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