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忘家子,归来谁与游。
烧香如意夜,茹菊钵盂秋。
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
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慧空禅师所作的。他是一位禅宗大师,曾在香火院学习佛法,后来在天竺(今印度)寻求更高的佛法境界。诗中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阇黎从上人予往年香火院学徒也去之天竺益求其师之说归为邑人言之予自江东归见于昭庆寺喜其进学不已为作此诗。”这里的“阇黎”是指慧空禅师,他是从香火院学习的僧人,后来去了天竺(今印度)求学。他在天竺更加深入地研究了佛法,希望能够找到更高深的佛法境界。当他回到家乡时,受到了邑人的欢迎,他们听说了他的事迹后,感到非常惊讶。因此,这首诗就是以他的生平和修行经历为主线,描述了他如何从一个僧人成长为一位禅宗大师的过程。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

  1. “世外忘家子,归来谁与游?”
  •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出家人,我已经忘却了世俗的牵挂和家庭琐事,现在回归故土,又有多少人能够与我共同游玩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出家修行的感慨,以及对回归故土后孤独感的抒发。
  1. “烧香如意夜,茹菊钵盂秋。”
  •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夜晚虔诚祈祷,如同燃烧的蜡烛照亮黑暗一般;我在秋天采摘菊花,如同在钵盂里盛放着露水一般。这里描绘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虔诚和孤独。
  1. “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
  •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已经学会了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孤独,所有的纷扰都应该结束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要超脱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
  1. “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
  •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渡过长江的时候,听闻了一些关于佛法的教义,我年轻时为了寻找佛法,留在了这片山水之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我们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通过对慧空禅师一生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于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于修行过程中的孤独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明了,富有哲理。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使人深思佛法的真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