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花落古东溪,剩馥残膏今在谁。
后世那能接光焰,上人聊复问藩篱。
散花高座真无事,乞食空肠仅不饥。
急唤清风下佳树,尽吹尘土出诗脾。
诗句释义:
- “僧惠澄从余学诗” - 这句话表明僧惠澄向我学习诗歌。
- “花开花落古东溪” - 描述了自然景象,即花朵的盛开和凋零。
- “剩馥残膏今在谁” - 表达了对已逝美好时光的怀念。
- “后世那能接光焰” - 指未来的时代无法继承前人的成就。
- “上人聊复问藩篱” - 表示诗人对诗歌创作边界的探索。
- “散花高座真无事” - 描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 “乞食空肠仅不饥” - 形容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急唤清风下佳树,尽吹尘土出诗脾” - 描绘诗人通过接触自然来激发创作灵感的情景。
译文与注释:
- 僧惠澄跟随我学习写诗,他感叹花开花落,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们无法超越前辈,只能继续传承他们的精神。在高高的讲台上,我似乎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不再为世俗所困。当我在树下静坐时,清风拂动,仿佛可以吹去心中的尘埃,唤醒我对诗歌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有限、以及追求精神寄托的深刻感悟。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态度的坚持与执着,即使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交织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