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云堆雨未全轻,啅鹊翻枝已唤晴。
含雨落花空泪眼,袭衣香草欲知名。
细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记独行。
不醉河阳芳树底,乱山携酒过清明。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清明节景象的诗歌,以下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湿云堆雨未全轻,啅鹊翻枝已唤晴。
    译文:湿润的云层像小山一样堆积着,雨还没有完全落下,喜鹊在树枝上欢快地跳跃。
    注释:啅,指喜鹊,一种鸟类,常在春天鸣叫庆祝。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清明时节,天空阴沉,细雨如丝,而喜鹊在枝头欢跃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2. 含雨落花空泪眼,袭衣香草欲知名。
    译文:沾满雨水的花朵仿佛在哭泣,香气扑鼻的草木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注释:袭衣,意为衣服沾湿,形容雨水滋润大地。
    赏析:这句诗通过“含雨落花”和“袭衣香草”的描绘,表现了清明时节自然界的清新与生机。同时,“空泪眼”和“欲知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3. 细泉入竹通幽意,孤策侵苔记独行。
    译文:细流的泉水从竹林中穿过,带着深深的意境;独自行走在潮湿的小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注释:孤策,意为孤独的脚步,形容诗人独自行走的情景。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细泉和孤行者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氛围,使人感到宁静和沉思。

  4. 不醉河阳芳树底,乱山携酒过清明。
    译文:我不愿意沉醉在河阳的芳树下,而是带着酒意走过这乱山之中的清明时节。
    注释:河阳县,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的感慨与思考,不愿沉溺于节日的喧嚣之中,而是带着一份清醒和思索去感受这个节日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