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倚策忆春残,芳草重寻翠屈盘。
苔磴渐高天咫尺,岩花未老露蒙漫。
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
俯看众山皆迤逦,此心不尽四围宽。

【注释】

入石颐寺:诗人于某年来到石颐寺。石颐,地名,在今河南陕县南。倚策忆春残,去年倚着马鞭思考春天已过去了。倚策,依仗着马鞭。芳草重寻翠屈盘,重新寻找那茂盛的青草。重,再次;翠屈盘,形容绿草如茵,像弯曲盘旋的青藤。苔磴渐高天咫尺,山间的小道逐渐升高,离天很近了。苔磴,指山间小道。咫尺,很近的距离。岩花未老露蒙漫,山岩上的花朵还没有凋谢,而露水已经布满了整个山谷。岩花,山岩上的花朵。未老,没有凋落。蒙漫,布满。鸣禽时托朝霞暖,清晨的鸟儿有时借朝阳的温暖。时,时常。朝霞,早晨的阳光。烟涧犹分夜雨寒,雾气弥漫的涧水仍然保持着夜晚雨后的清凉。烟,烟雾缭绕。犹,依然。涧,山沟。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抒怀之作。前四句写登山望远,后四句写山景之美。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情调恬淡宁静。

首联“去年倚策忆春残,芳草重寻翠屈盘。”是说去年凭马鞭回忆春天的消逝,又见繁茂的青草覆盖着曲折盘旋的小径。这两句以“倚策”和“芳草”为线索,将诗人去年登临时的情事和眼前的景物联系起来,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颔联“苔磴渐高天咫尺,岩花未老露蒙漫。”意思是山路越来越陡直,仿佛要与天空相平,而山上的花朵却还郁郁葱葱,被露水沾湿。这两句话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山景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山的壮丽景色和大自然的美丽。

颈联“鸣禽时托朝霞暖,烟涧犹分夜雨寒。”描写了晨曦中鸟儿欢鸣的景象和傍晚时分山涧云雾笼罩、雨水淋漓的情景。这两句话以“鸣禽”和“烟涧”为线索,将鸟鸣和山涧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尾联“俯看众山皆迤逦,此心不尽四围宽。”意思是从高处俯瞰四周群山连绵不断,而我的心却感到更加开阔。这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语,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