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弱草寄轻尘,辜负南山笋蕨春。
好去桃花破浪暖,清风明月不辜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重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特别是要明确每句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诗歌的意象、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感情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寄身在轻尘之中,辜负了南山的笋蕨春光。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自己身世飘零,实际上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弱草”指飘浮不定的野草。“轻尘”指随风飞扬的尘土。“弱”字写出了草木的柔弱,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软弱,寄身于风尘之中,无法摆脱。“寄轻尘”,暗喻自己的命运如同飘飞的轻尘。后两句写诗人寄身山野间,好去桃花盛开的地方破浪暖,清风明月不辜人。这两句诗表面上是说诗人寄身山野间,但实际是在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希望借助自然美景来抒发自己心中的壮志豪情。“桃花”即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桃花源中的居民一样,不受世俗的污染,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破浪暖”形容桃花源的美好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适,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清风明月”则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和环境,诗人希望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度过每一个美好的时光。“清风明月不辜人”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心中对于美好时光的无限珍视和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退居田园时写的,当时他在政治上屡受挫折,生活上贫困潦倒,心情郁闷,因此寄情山水,借以排遣愁闷。全诗以“弱草”“轻尘”为题,寓托身世之悲;以“破浪暖”“清风明月”为景,抒发人生之快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