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吐微明,寒叶堕半碧。
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脉。
窗明棐几净,水石涵虚白。
茶开睡足眼,苔上懒行屐。
屋寒无燕雀,岂独少宾客。
顾我警露鹤,伫此辽天翮。
相对虽不言,孤高比三益。
迩来世外心,渐觉眼界窄。
儿时喜功名,今念真戏剧。
平生翻羹手,欲烂谁能炙。
岂待二顷田,初无一廛宅。
第当营糟丘,努力期百尺。
颓然寄疏慵,坐看驹过隙。
韩郎食不足,苦心定谁惜。
那知落英繁,吾食岂无夕。
举手谢飞鸢,一鼠何劳吓。
诗句释义:
- 秋日吐微明,寒叶堕半碧。
- “秋日”指秋天,“微明”表示微弱的光亮;“寒叶堕半碧”描写深秋时节,树叶变黄并开始凋零,颜色为半透明的绿色。
- 娟娟竹弄影,冉冉香引脉。
- “娟娟”形容竹子的姿态优美,“弄影”指竹林中影子随风摇曳;“冉冉”描述香气逐渐弥漫的样子。
- 窗明棐几净,水石涵虚白。
- “窗明”意味着窗户明亮,“棐几”(即方木几)干净整洁;“水石涵虚白”描绘室内环境清幽,仿佛水面与石头相映成趣。
- 茶开睡足眼,苔上懒行屐。
- “茶开”指的是茶沏好了,“睡足眼”意指喝茶后眼睛感到舒适;“苔上懒行屐”表示在湿润的苔藓上不走动鞋子。
- 屋寒无燕雀,岂独少宾客。
- “屋寒”形容屋子内没有温暖的气息,“燕雀”比喻客人;“岂独少宾客”表达了对客人稀少的感慨。
- 顾我警露鹤,伫此辽天翮。
- “顾我”指回头看我,“警露鹤”指清晨时分,露水沾湿了鹤的羽毛;”伫此辽天翮”表示驻足于此,仰望天空。
- 相对虽不言,孤高比三益。
- “相对”指两人相对而坐;”不言”表示虽然不说话,但内心有话要说;”孤高比三益”意指自己的志向和行为可以和古代贤人相提并论。
- 迩来世外心,渐觉眼界窄。
- “迩来”表示近来,”世外心”指超脱世俗的心态;”眼界窄”表达因追求超然而感到视野受限。
- 儿时喜功名,今念真戏剧。
- “儿时”回忆过去,”喜功名”表示年轻时渴望功名成就;”今念真戏剧”指现在回首来看,过去的追求就像一场戏剧一样。
- 平生翻羹手,欲烂谁能炙。
- “平生”指一生,”翻羹手”形容烹调技艺高超,”欲烂谁能炙”表示美食难以被普通人享用。
- 岂待二顷田,初无一廛宅。
- “二顷田”表示少量土地,”一廛宅”指很小的房屋或住所;暗示自己不需要过多的物质享受。
- 第当营糟丘,努力期百尺。
- “第当”表示应当,”营糟丘”意指建造酒坛子般的大仓库来储存粮食;”努力期百尺”表示要有远大的抱负。
- 颓然寄疏慵,坐看驹过隙。
- “颓然”形容心情颓废、无所事事,”疏慵”表示放松、懒惰;”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同骏马在狭窄的缝隙中快速穿行。
- 韩郎食不足,苦心定谁惜。
- “韩郎”代指自己,”食不足”形容生活贫困,”苦心定谁惜”表示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却无人理解。
- 那知落英繁,吾食岂无夕。
- “那知”意为想不到,”落英繁”指花瓣落下如雨般密集;”吾食岂无夕”表示即使食物简陋,也自有其满足的时刻。
- 举手谢飞鸢,一鼠何劳吓。
- “举手谢飞鸢”表示感谢天上的飞鸢带来的好运(可能是好天气),”一鼠何劳吓”则反问为什么要害怕老鼠。
译文:
秋风带来微弱的光线,落叶覆盖着半透明的绿意。
竹影婆娑,香气袅袅地蔓延开来。
明亮的窗户前摆放着干净的方木几,水边的石头映衬着一片清澈的白色。
喝茶后,疲惫的眼睛感到舒适,苔藓上的小步走得悠闲,不再需要担心鞋履。
家中没有燕子和麻雀,这并不只是因为缺乏宾客。
抬头望向清晨的露水中的鹤,我站在那里遥望辽阔的天空。
尽管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言语交流,但我依然保持着一种高尚的志向。
我远离了尘世的纷扰,感觉眼界变得狭隘起来。
小时候,我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但现在回头去看,那些追求就像是一场荒诞的戏剧。
我的厨艺精湛到足以烹饪出美味佳肴,但又有谁能欣赏呢?
我不需要大量的田地和房产来维持生活,只需要像古人那样的简单生活。
我应该建造一个大仓库来储存粮食,以期待未来能够达到更高的目标。
如今我颓废不堪,过着懒散的生活,只是坐着看着时间像骏马穿过狭窄的缝隙一样飞快流逝。
我知道韩郎(这里可能指的是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却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没想到春天里落花如雨,即使生活简朴,我也有自己的快乐时刻。
我举起手来感谢天空的飞鸢,为什么要害怕那些小小的老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