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时性豪侈,颇复慨想诸公子。
家徒四壁不自怜,客来笑呼客且止。
牧羊幸得时击鲜,种秫足救瓶罍耻。
萍齑豆粥何足数,红粱雀黍屡登匕。
老来百呼无一诺,空瓢但酌三江水。
侍祠何功费太仓,月赐万钱良过矣。
秋采菊英春采荠,岁月无忧三百指。
西湖两年相慰藉,东风为长莼丝紫。
年来吏满官有程,退无可耕那得已。
晓猿夜鹤谢游从,笔床茶灶供行李。
异时浮家淮海上,鱼虾舟量贱无比。
白鱼截玉数尺长,本不论钱数鲂鲤。
只今寸鳞乃许价,无鱼自应相贵尔。
谓当此行且空饭,弹铗而歌绕淮市。
谁知一饱不足虑,造物尚得相料理。
榆堤雨润风力和,老杨出菌雏骈觜。
轮囷长芽长云叶,磊落小丛攒玉蕊。
呼儿采掇归自烹,不遣辛酸乱清美。
五芝风味均茵凭,八珍品目当奴婢。
【注释】:
- 老夫少时性豪侈:年轻时的我,性格豪爽。性豪侈:性格豪放,奢侈。
- 颇复慨想诸公子:常常想起当年那些公子们的事情。慨想:回想。
- 家徒四壁不自怜:家里只有四面墙,自己都不感到可怜。不自怜:不觉得可怜。
- 客来笑呼客且止:客人来了,就笑着招呼他,让他留下来。笑呼:笑着呼唤。
- 牧羊幸得时击鲜:幸好有机会牧羊,可以时常品尝新鲜的羊肉。牧羊:放羊。
- 种秫足救瓶罍耻:种植高粱,足以弥补瓶子和酒杯的遗憾。种秫(shú):种植高粱。
- 萍齑豆粥何足数,红粱雀黍屡登匕:吃些简单的饭食也无所谓,连红粱和鸡黍都能上餐桌。萍齑:指用野菜做的食物。豆粥:用豆类煮成的粥。何足数:有什么值得说的。
- 老来百呼无一诺,空瓢但酌三江水:老了之后,别人再怎么请求也没有回应,只能空手舀水喝。百呼:多次请求。
- 侍祠何功费太仓:在朝廷当差,有什么用处?侍祠:在朝廷中服务,担任官职。何功:有什么用处。
- 月赐万钱良过矣:每月得到一万钱,已经很不错了。月赐:每月的赏赐。
- 秋采菊英春采荠:秋天采集菊花,春天采摘荠菜。
- 西湖两年相慰藉:在西湖边住了两年相互安慰。
- 东风为长莼丝紫:春风里最让人心醉的是那长出的莼菜,颜色是紫色的。为长:长出。
- 年来吏满官有程:这些年官员满了,有了规定。
- 退无可耕那得已:没有地方可以耕种了,没有办法可想。
- 晓猿夜鹤谢游从:早上的猿猴晚上的鹤都离开了,不再与我为伍了。
- 笔床茶灶供行李:笔床茶灶都是我的行李。供:供着、放着。
- 异时浮家淮海上:将来要飘洋过海,到淮水那边去了。
- 鱼虾舟量贱无比:那里的鱼虾便宜得很,不值得一提。
- 白鱼截玉数尺长,本不论钱数鲂鲤:白色的鱼肉有好几尺长,与多少钱一斤没有关系。截玉:截取如玉般的肉质。
- 只今寸鳞乃许价,无鱼自应相贵尔:现在即使是一寸长的鱼也可以卖价了,如果没有鱼自然也就值钱了呀。
- 谓当此行且空饭,弹铗而歌绕淮市:我认为这样做下去,连饭都不够吃了。弹铗而歌:《战国策·齐策》中说孟尝君因饿得厉害,只好弹起宝剑唱起歌。绕淮市:围绕淮水边歌唱。
- 谁知一饱不足虑,造物尚得相料理:谁知道吃饱还不行呢?造化还在照顾我们。造物主:指自然界的力量。尚得相料理:还能照顾我们。
- 榆堤雨润风力和,老杨出菌雏骈觜:在榆树下,雨水滋润着风势温和地吹拂着,老杨树长出了菌子,小鸟争相鸣啭着。
- 轮囷长芽长云叶,磊落小丛攒玉蕊:树根盘结,长出像云彩一样的形状,还有那种圆滚滚的芽,簇拥着如同玉石一般的花蕾。
- 呼儿采掇归自烹,不遣辛酸乱清美:让孩子们去摘回来,自己烧着吃,不把苦味混进这美味之中。采掇:采摘。
- 五芝风味均茵凭,八珍品目当奴婢:五种灵芝都有独特的香味,可以和地毯相比;八种珍贵的菜肴,可以当作奴仆婢女使用。五芝:泛指珍贵之物。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期间所作。全诗共八句五十字,以写景为主,兼及人事,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开头四句回忆过去生活奢华,现在穷困潦倒,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由盛转衰的感慨和悲愤。中间六句写自己隐居的生活,虽然物质贫乏,但是精神上得到了满足。最后六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