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俎豆逐驽马,肯同腥膻怒蝼蚁。
君看五鼎或杀身,未如老杨饥足恃。
后逢枯朽慎勿薪,太和蒸之有如此。
【注释】
- 隋堤: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
- 俎(zǔ)豆、驽马:指权贵和地位低的人与劣马。
- 腥膻(xiān shān):指腐臭味,比喻恶人、坏人。
- 五鼎:古代帝王用鼎烹肉,分五鼎,故称帝王之位为五鼎,也泛指尊贵。
- 杀身:牺牲性命。
- 老杨:指杨素,隋朝名将。
- 太和蒸:即蒸饭。太和是古时盛夏的别名,蒸饭是古人常用的食品。
【赏析】
首句“不贪俎豆逐驽马”,意思是不愿追随那些庸俗的人和低贱的地位,像劣马一样追逐名利,这是诗人对世俗的不满。
第二句“肯同腥膻怒蝼蚁”,意思是不愿意与坏人为伍,更不会像蚂蚁一样被蝼蚁所激怒。这是诗人对正义的坚持。
第三句“君看五鼎或杀身”,意思是你要知道在帝王的宝座上,有时候也要做出一些牺牲自己的事。这是诗人对权力的深刻理解。
第四句“未如老杨饥足恃”,意思是还不如像杨素那样,在饥饿时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这是诗人对社会现状的讽刺。
最后一句“后逢枯朽慎勿薪”,意思是遇到腐朽的树木时,不要采集它的木材,以免助长了腐朽的力量。这是诗人对未来的警示。
全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以及对权力和腐败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