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迷离春复秋,几人幽赏赋来游。
云封乱石桃花少,月照平湖茂草稠。
粉黛三年空不语,溪山万古尚含愁。
只今惟有长堤柳,犹似依依念故侯。

【注释】

桃花洞:在今四川彭县西,洞口有桃花。

迷离:模糊不清。

幽赏:幽静地欣赏。

云封:云雾缭绕。

乱石:参差不齐的石头。

茂草:茂盛的草地。

粉黛:女子妆饰。

三年:指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36年)的十年。

溪山:山水。

故侯:过去封侯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蜀中桃花源时所写,诗题一作《桃花庵》。

首联“洞口迷离春复秋,几人幽赏赋来游。”诗人开篇即以“洞口迷离”点出桃源之难寻,“春复秋”暗合了桃花源的易逝。接着用“几人幽赏”写出了只有少数知音才能理解桃源之美。

颔联“云封乱石桃花少,月照平湖茂草稠。”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桃源的自然美景。“云封乱石”形容了桃源的险要地势;“桃花少”则表现了桃花盛开的景象;“月照平湖”,描绘出了月光洒满平湖的宁静美好景象。

颈联“粉黛三年空不语,溪山万古尚含愁。”诗人通过描绘粉黛女和溪山的神态,表达了对桃源深深的留恋之情。“粉黛三年空不语”形象地描绘了桃花源中的人们沉默、内敛的性格特点;而“溪山万古尚含愁”则进一步强调了桃源的美丽与凄凉。

尾联“只今惟有长堤柳,犹似依依念故侯。”诗人最后以长堤柳比喻桃源中的人们,表达了他们对桃源的深深眷恋。而这种情感也贯穿在整个诗歌中,成为整首诗的主题。

此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桃源的美景,还通过对人物和景物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桃源深深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