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自足引千杯,况有如今此客哉。
石室只还湖守住,芦峰曾屈晦翁来。
酒酣剩有诗酬唱,步倦何妨车马回。
游遍此山方可别,北崖莫遣晓云开。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佑年间(1086-1093年)任黄州知州时所作的,诗作于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
诗句注释:
- 江山自足引千杯:形容景色美好,自然引人陶醉,足以让诗人畅饮千杯。
- 况有如今此客哉:更何况此时此地有一位客人。此处指诗人本人。
- 石室只还湖守住:石室山的美景如画,湖水清澈,仿佛被守护一般。
- 芦峰曾屈晦翁来:芦峰山的山峰曲折,曾经有晦翁来到过这里。晦翁即晦叔,是苏轼的朋友。
- 酒酣剩有诗酬唱:酒喝到尽兴的时候,还能吟诵诗歌互相唱和。
- 步倦何妨车马回:如果感到疲倦,也不妨让马车驾车回家。
- 游遍此山方可别:只有游览了这山的美景,才能告别。
- 北崖莫遣晓云开:不要让清晨的云雾散去,保留这山水间的宁静与美丽。
译文:
江山自有美不胜收的景色,足以让人畅饮千杯。何况在这美丽的时刻,还有我这个幸运的客人在此。
石室山的美景如此美丽,如同一幅绝妙的画卷,湖水清澈得宛如一面镜子。
芦峰山的山峰曲折蜿蜒,曾经有一位名叫晦叔的朋友来到这里。
我在喝酒喝到尽兴的时候,还能吟诵诗歌互相唱和。如果感到疲倦,也不妨让马车驾车回家。
只有游览了这山的美景,才能告别。不要让清晨的云雾散去,保留这山水间的宁静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时期所作,描绘的是他在黄州期间游历山川时的所见所感。诗中充满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