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二已无黄九去,长歌大字落江山。
百年风物今何似,春水晚烟飞白鹇。
西昌倪氏收藏有杜陵山水图障,我为之作诗。
杜甫的江山堂废后无人居住,后代人用黄纸求题跋,感慨万分。
百年以来的风物今何似?春水晚烟飞白鹇。
注释:
- 西昌倪氏:指西昌(今四川省西昌市)的倪姓人家,收藏有杜陵山水图的屏风。杜陵:指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里,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一带。
- 二已无:杜甫的第二个儿子杜位早亡(一说死于战乱)。
- 黄九去:指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杜陵人逃散一空。
- 长歌大字:写诗作诗时,往往长篇累牍,字体很大,以示气魄。
- 黄书:代指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后,杜陵人逃散时所留下的文书。
- 黄九去:即上句“黄九去”。
- 百年风物:一百年来的变化和景象。
- 今何似:现在怎么样?
- 白鹇:一种鸟,毛色洁白如雪。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紧扣“江山”二字,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点明题面,第二句由“后人以黄书求题跋”引出“杜二已无黄九去”,表达了杜甫家族因黄巢之乱而败落的悲凉之感。三、四句则从历史的兴衰中提炼出对现实的感受与思考:“百年风物今何似?春水晚烟飞白鹇。”通过“百年风物”这一历史概念的运用,既概括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又蕴含了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同时,“春水晚烟”中的“春水”和“白鹇”等意象,又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历史洞察力,更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