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至白首,钟鼎垂功名。
未有朱门中,而无丝竹声。
与主共富贵,不见主苦辛。
名姝从何来,婉娈出神京。
京人薄生男,生女即不贫。
东家从王侯,西家事公卿。
吾行天下多,朱紫稀晨星。
大都不一一,甚者旷数城。
如何世上福,冉冉归娉婷。
乃知长安市,家家生贵人。
解析:
1 诗句释义:
- “名姝吟”:描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名姝,意为美女。
- “丈夫至白首,钟鼎垂功名”:形容男性在中年时期依然保持着崇高的志向和追求。
- “未有朱门中,而无丝竹声”:描绘了富贵人家的生活场景,虽有奢华的环境,但缺乏艺术氛围或文化生活。
- “与主共富贵,不见主苦辛”:表达了对主人(可能是君主或富有之人)的同情,认为他们的成功并非来自艰苦劳动。
- “名姝从何来,婉娈出神京”:指出美女是从京城出来的,这里的“神京”可能是指首都,暗示了美女与政治中心的联系。
- “京人薄生男,生女即不贫”: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男性的重视和对女性的期望——女性只要出生在富贵之家就不会贫穷。
- “东家从王侯,西家事公卿”:描述的是贵族家庭的社会背景及其社会地位。
- “吾行天下多,朱紫稀晨星”:表示自己见过许多显赫一时的人物,而像星星一样稀少。
- “大都不一一,甚者旷数城”:强调了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即很多显赫人物并不特别突出。
- “如何世上福,冉冉归娉婷”:表达了对普通人幸福生活的羡慕和向往。
- “乃知长安市,家家生贵人”:揭示了一个事实:在长安这样的大城市里,每家都可能出生一位贵族或富有的人。
- 译文:
> 丈夫直到白发苍苍,仍然执着于功名利禄的梦想。
> 在富丽堂皇的宅邸中,却听不到丝竹之音,意味着富贵生活缺少文化底蕴。
> 与主人共同享受富贵,却看不到主人的辛苦,这让人感到不平和惋惜。
> 美女们都是出自宫廷,她们的美丽如同神一般存在。
> 京城的人们往往轻视男子,认为他们不如女子有价值。
> 富人家的子女出生就注定了富贵,而贫穷的家庭则难以改变命运。
> 东家的孩子出身高贵,可以追随王侯;西家的孩子则只能追随公卿。
> 我游历四方见识众多,然而像早晨的星星一样罕见出众的人。
> 大多数显赫一时的人物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些甚至因为种种原因荒废了整个城市。
> 那么世界上真正的幸福是什么呢?是慢慢地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 最终发现长安城中,每个家庭都有可能诞生一位贵族或有财富的人。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揭露了古代社会对于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以及富贵家族子弟的优越性。通过对名姝的赞颂和对富贵家庭的批判,诗人呼吁人们关注那些被忽视的普通百姓,并思考真正的幸福是什么。这种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是此诗的重要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