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风西北来,万窍号高秋。
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
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
流澌被鞍𩍐,飞沫缀衣裘。
昏鸦接翅落,原野惨以愁。
城郭何萧条,闭户寒飕飕。
中宵月色满,馀光散衾裯。
余子戒明发,飞雾霭郊丘。
微见扶桑红,隐隐如沉浮。
身游大荒野,海气吹蜃楼。
须臾划当空,六合开沉幽。
千年厌颜色,苍翠光欲流。
太阳经天行,大化不暂留。
辉光何曾灭,晻霭终当收。
严霜下丰草,长歌夜悠悠。
明日东阿道,方轨骤骅骝。
【解析】
本诗是杜甫晚年寓居成都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第一联:“烈风西北来,万窍号高秋。”这两句写秋风的威力。“烈风”是指狂风。西北风从高高的秋天吹来,呼啸着,怒吼着,把树叶刮得沙沙作响,使万物都感到了寒意。“万窍号高秋”意思是说:无数树木在秋风中摇动,发出萧萧之声,好像是万孔千声在呼叫着秋天一样。
第二联:“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这两句写雨后的景象。乌云遮住了天空,使得大地一片昏暗;雨水漫过地面,淹没了许多地方。“浮潦迷中州”的意思是说: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地方。
第三联:“行人苦沮洳,道阻路且修。”“沮洳”意为泥泞、沼泽,这里指道路泥泞难行,行人十分艰难。“道阻路且修”意思是说:道路坎坷难行,必须加以整修。
第四联:“流澌被鞍𩍐,飞沫缀衣裘。”这两句写旅途的艰辛。水流湍急,溅到衣服上,使衣衫沾满了水;飞沫沾到衣服上,使衣服上落满水珠。“流澌被鞍𩍐”中的“𩍐”应为“鞭”。
第五联:“昏鸦接翅落,原野惨以愁。”这两句写旅途的艰辛。天色渐暗,黄昏的乌鸦排成队落下,使原野更加显得凄惨而忧愁。
第六联:“城郭何萧条,闭户寒飕飕。”“城郭”指城墙、城楼、城门等。“萧条”意思是荒凉冷落。“寒飕飕”意思是寒冷。“城郭何萧条”中的“何”是“多么”的意思。
第七联:“中宵月色满,馀光散衾裯。”这两句写夜晚的景色。深夜月光皎洁明亮,照得床帐上的被褥也亮堂堂的。“中宵”意思是半夜。“馀光散衾裯”意思是说:明亮的月光洒满被褥。
第八联:“余子戒明发,飞雾霭郊丘。”这两句写清晨的情景。天亮了,大家要出发上路了,雾气笼罩着郊野。
第九联:“微见扶桑红,隐隐如沉浮。”这两句写晨曦中的海市蜃楼。太阳升起了,海面上出现了红色的幻影,它忽隐忽现,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样,随着海水涨落而起伏不定。“扶桑”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日出之处,这里借指太阳升起的地方。
第十联:“身游大荒野,海气吹蜃楼。”这两句写海上景象。我独自在大海边游玩,海风吹起了海市蜃楼。
第十一联:“须臾划当空,六合开沉幽。”这两句写海市蜃楼的出现与消失。顷刻间,海市蜃楼出现在高空之中,把天地分开了,使四维八荒都变得模糊不清了。“六合开沉幽”中的“沉”应为“深”。
第十二联:“千年厌颜色,苍翠光欲流。”这两句写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千百年来,它那美丽的容貌已经看腻了,现在却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它的光彩好像要流溢出来一般。“厌颜色”意思是厌倦了美丽容颜。
第十三联:“太阳经天行,大化不暂留。”这两句写太阳的运行。太阳运行不息,普照着大地,它的光辉永无止息,不会停歇。“大化不暂留”意思是大化永恒,不会停留。
第十四联:“辉光何曾灭,晻霭终当收。”这两句写夕阳西下的景象。太阳的光辉永不消亡,虽然被厚厚的云彩遮住了,但终究会收束起来,消散在地平线以下。
第十五联:“严霜下丰草,长歌夜悠悠。”这两句写严霜降临后草原的景象。严霜覆盖着丰茂的草地,长夜漫漫地使人思念亲人。
第十六联:“明日东阿道,方轨骤骅骝。”这两句写即将开始的路程。明天就要踏上东阿的道路了,正像骏马那样飞快地奔跑吧。“方轨”指的是四轮马车,“骤”就是快跑的样子。
【赏析】
《发郓州喜晴》是杜甫晚年寓居成都时所作。这首诗写于公元763年(唐宝应二年)初夏,当时杜甫因避安史之乱而隐居四川浣花溪畔草堂,他在这里写下了大量反映人民疾苦和自身境遇的诗篇,其中有不少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与不平。本诗即是作者对这次旅途经历的一种记录。全诗描写了作者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色及内心感受,表现了他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写秋风的猛烈和天气的变化。首句“烈风西北来”,就点出了秋风来自北方。次句“万窍号高秋”,说明秋风劲厉无比,连树丛里发出的声响都显得高亢激越。三、四两句则进一步写秋风扫荡一切的情景:“宿云蔽层空,浮潦迷中州。”原来层层叠叠密布的云朵都被大风吹得四散飞扬,暴雨倾盆,淹浸了大片的土地。
五、六两句写风雨过后的凄凉景象。风雨过后,山野一片昏暗,洪水泛滥,淹没了许多地方。
七、八两句写旅途的艰辛。由于道路崎岖曲折,所以不得不赶着牲口前进;又因为山路泥泞不堪,所以只好将鞭子绑到马颈上,以便更好地控制马儿行进的速度。
九、十两句写旅途的艰辛。夜色渐深,乌鸦成群结队地飞回窝去,野外一片凄凉;又值寒冬腊月,寒风刺骨,令人心寒胆颤。
十一、十二两句写黎明时分的景色。当曙光初现的时候,天空渐渐放晴,阳光洒满大地。这时,人们纷纷起床上路,只见路上雾气蒙蒙,弥漫在郊野上空。
十三、十四两句写日出时的奇观。太阳刚刚露出地平线,便放出耀眼的光芒,把海市蜃楼照亮。海市蜃楼出现不久又消失了,仿佛是在海底上升起的烟雾一般。
十五、十六两句写日出时的奇观。这时,海市蜃楼重新出现在空中,把天地分割开来。尽管海市蜃楼时隐时现,但仍然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
十七、十八两句写傍晚时分的景色。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整个大地沐浴在一片绚丽的光辉之中,美不胜收。然而这美景只能令人暂时陶醉,到了夜晚又会令人感到寂寞无聊。
十九、二十两句写夜晚的景色。夜幕降临,寒风呼啸,大地一片肃杀之气。严霜降临在丰茂的大地上,草木枯黄,鸟儿啼哭,一片凄凉景象。
二十一、二十二两句写第二天将要出发时的心情。早晨一觉醒来,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家了。想到离家远行,不禁让人心情沉重起来。
二十三、二十四两句写旅途中见到的景象。眼前是一条宽阔的大道,两旁排列着整齐的车辆;远方则是奔腾不息的骏马。诗人站在路旁,眺望着前方的大道和骏马,思绪万千。
二十五、二十六句写旅途中的感受。诗人一路上饱览了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欣赏了各种美妙的声音,同时也领略了旅途生活的艰辛困苦。然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愉快,使他感到充实和自豪。
二十七、二十八两句写旅途中的感受。诗人一路上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和动人的歌声,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和朋友。于是诗人满怀深情地回忆往事,怀念亲友,感慨时光易逝、人事变迁。
二十九、三十几句写旅途中的感受。诗人一路上经历了许多磨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失去信心和勇气。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追求真理和正义就会战胜困难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