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义旗奋,范阳哽喉咽。
胡雏一狼狈,六飞入西川。
哥舒降且拜,公舌膏戈鋋。
人世谁不死,公死千万年。

诗句释义:

  1. “常山义旗奋”:常山(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义军举起了义旗,奋力战斗。
  2. “范阳哽喉咽”:范阳(今北京市大兴区)的士兵哽咽着无法言语。
  3. “胡雏一狼狈”:胡族的年轻人在战场上显得十分狼狈。
  4. “六飞入西川”:唐朝的军队乘六马战车进入西蜀地区。
  5. “哥舒降且拜”:哥舒翰投降并且下跪行礼。
  6. “公舌膏戈鋋”:你(指哥舒翰)的鲜血染红了刀矛。
  7. “人世谁不死”:人世间谁能够长生不老?
  8. “公死千万年”:你死了以后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译文:
常山的战士们高扬着义旗,奋勇作战,
范阳的士兵哽咽无语,无法表达他们的愤怒。
胡族的年轻人在战场上显得十分狼狈,
六匹战马拉着的战车进入西蜀地区。
哥舒翰投降并且下跪行礼,
你的鲜血染红了刀矛。
世上谁能够长生不老?
你死了以后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赏析:
这首诗是颜杲卿为哥舒翰的《降贼诗》所作的序言。颜杲卿作为一位忠诚的官员,对哥舒翰的投降行为感到愤慨和不满,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从诗中可以看出,颜杲卿对哥舒翰的投降行为表示强烈谴责。他认为哥舒翰作为一位将军,应该勇敢地抵抗敌人,而不是轻易地投降。这种态度体现了颜杲卿对于忠诚和勇敢精神的推崇。

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例如,胡族的年轻人在战场上显得十分狼狈,说明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同时,这首诗也暗示了唐朝军队在战争中的失败,因为哥舒翰已经投降并且被斩首。

这首诗通过对哥舒翰投降行为的描绘和对其英勇精神的赞扬,表达了颜杲卿对忠诚和勇敢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