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峻随天壁,胡来但自守。
士卒终倒戟,仰望嗟叹久。

注释

城峻随天壁:城墙高大如天边之墙,形容扬州城墙的坚固。

胡来但自守:敌军来了,只是自己坚守不退。

士卒终倒戟:最后士兵还是放下了武器,投降了敌人。

仰望嗟叹久:士兵们抬头望着远方,发出长长的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冬,因避安史之乱来到江陵(今属湖北),次年春离开时所作的五律诗组中的一首,全篇四句,描写了当时战乱中人民的生活状况。

首句“城峻随天壁”,写扬州城的雄伟壮观和坚不可摧。“城峻”是说城墙高峻险固,“随天壁”是说它像天上的墙一样高耸入云。这一句写出了城池的高大与坚固,为后文写战争的残酷作铺垫。

二句“胡来但自守”,是对前一句的延伸和深化。这里所说的“胡人”指的是安史叛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叛军入侵的不满和愤慨。他希望扬州人民能够坚强起来,勇敢地保卫自己的家园。这里的“但自守”三字,既体现了人民的坚韧不屈,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期望。

三句“士卒终倒戟”,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场景。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扬州人民英勇抵抗,但最终还是抵挡不住叛军的进攻。这里的“终”字,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持久性。而“倒戟”则是对战斗激烈程度的夸张描述,它让人感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尾句“仰望嗟叹久”,表现了扬州人民在战争中的痛苦和无奈。这里的“仰望”是指他们抬头望着天空,“嗟叹久”则表达了他们的长叹和哀叹。这里的“嗟叹久”既是对战争痛苦的感叹,也是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扬州城的描述和战争场面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