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交战相长雄,一胜一负互始终。
二气胁击威力穷,凝冰迸出焦火中。
跳丸飞炮怒打空,一夜白尽午头峰。
顷田十万银裹封,东皇未肯开冶镕。
山眩水晃人灭踪,痴猿冻鹤惊折松。
邻鸡失旦僧懒钟,昏晓不辨天地聋。
盐虎坐险终陷凶,狞狮见日空眼红。
书生径卧身龙钟,讽谏不到齐王宫。
灞陵无驴句不工,万家丑怪难形容。
我闻古语盈尺丰,今深一丈愁杀农。
欲将此意问天公,天公高高高几重。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
“庚寅人日雨夕大雷电激而成雹阳专而阴不胜寒反为燠复雷雹大雨弥旬燠极而霰继以大雪三日深山盈丈自人日至晦凡二十三日雨雹霰雪”
- 注释: 庚寅指的是农历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人日则是农历的人的生日。这里描述了在庚寅人日这天傍晚,天空中出现了强烈的雷电和冰雹,导致天气转暖,最后下起了大雪三天,整个山区积雪深厚。
- 赏析: 首句通过描绘一个从寒冷到温暖再到雪后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强大力量和变化无常。
第二句
“龙马交战相长雄,一胜一负互始终。”
- 注释: 龙马通常象征男性和活力,交战则暗指竞争和斗争。这里表达了两股势力的斗争最终没有决出胜负,而是互相影响。
- 赏析: 第二句通过比喻,展示了自然界中能量的相互转化和斗争的结果往往不是简单的输赢,而是复杂的相互作用。
第三句
“二气胁击威力穷,凝冰迸出焦火中。”
- 注释: 二气指的是阴阳两种力量。胁击则是指这两种力量对物体的压迫作用。凝冰和焦火中是形容冰雹落下时的温度极端,仿佛是从火焰中迸出的。
- 赏析: 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冰雹形成的极端条件,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猛烈和破坏性。
第四句
“跳丸飞炮怒打空,一夜白尽午头峰。”
- 注释: 跳丸、飞炮都是形容冰雹的快速下落。怒打空则表现出冰雹的力量巨大,能够将物体从空中打下。
- 赏析: 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冰雹的冲击力和速度,以及它们给地面带来的影响。
第五句
“顷田十万银裹封,东皇未肯开冶镕。”
- 注释: 顷田十万指的是大量的田地,银裹封则是形容被冰雹覆盖后的田地像银子一样闪闪发光。东皇指的是东方之神,未肯开冶镕则是说神明不愿意打开冶炼炉来融化这些冰雹。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冰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无奈。
第六句
“山眩水晃人灭踪,痴猿冻鹤惊折松。”
- 注释: 山眩水晃人灭踪描绘了由于强烈的风力和冰雪的影响,整个山谷变得混乱不堪,连动物也无处藏身。痴猿冻鹤则是指那些因寒冷而失去知觉的动物们。
-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绘一幅大自然遭受重创的画面,表达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和恐慌。
第七句
“邻鸡失旦僧懒钟,昏晓不辨天地聋。”
- 注释: 邻鸡失旦表示因为天黑得太早,鸡都叫不醒了。僧懒钟则是说寺庙的钟声因为天色太暗而听不到。昏晓不辨天地聋表示人们因为天变地动而感到困惑,甚至耳聋。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和困顿。
第八句
“盐虎坐险终陷凶,狞狮见日空眼红。”
- 注释: 盐虎指的是盐碱地中的老虎,坐险终陷凶则意味着即使身处险境也无法逃脱灾难。狞狮见日空眼红则是说凶猛的狮子在太阳下显得无精打采,眼睛失去了光彩。
- 赏析: 这两句用动物比喻自然界的灾害,既生动又有画面感,同时带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挑战。
第九句
“书生径卧身龙钟,讽谏不到齐王宫。”
- 注释: 书生指的是有学问但未能施展才华的人。径卧身龙钟则形容他们身体虚弱,行动不便。讽谏不到齐王宫则是指他们的劝谏没有被采纳。
- 赏析: 第九句反映了知识分子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助和悲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对他们才能的限制。
第十句
“灞陵无驴句不工,万家丑怪难形容。”
- 注释: 灞陵无驴句不工指的是诗句写得不好,无法形容出灞陵的景象。万家丑怪难形容则是指人们难以用言语来形容这场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
- 赏析: 这两句通过讽刺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于自然现象的无奈和对诗歌表达能力的怀疑。
第十一句
“我闻古语盈尺丰,今深一丈愁杀农。”
- 注释: 我闻古语盈尺丰指的是我听说古人的智慧就像满尺长的稻穗一样丰富。今深一丈愁杀农则是说现在的深秋让农民们愁得要命。
- 赏析: 这一句通过对比古今,感叹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之大,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困境的同情。
第十二句
“欲将此意问天公,天公高高高几重。”
- 注释: 我试图向天公表达我的担忧,但天公却高高在上,无法接近。
- 赏析: 结尾两句通过直白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的无奈和对天公的敬畏。
总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现象的壮观和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诗人通过描绘一系列自然现象,如雷电、冰雹、风暴等,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农民困境的同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深入分析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