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君南浦上,风烟惨前知。
当时长江水,已与沧溟期。
海经远山外,人在高楼时。
潮来君莫忘,中有清泪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出答案要点。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如“当时长江水”,是说君行时江水汹涌澎湃的情景;“潮来君莫忘”是告诫朋友不要忘记自己曾经送别过他。

译文:

我哥哥文夫在天台做官,我将要到江东任职,不禁感伤离别之情。用韦苏州的名句“那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来作答,共写十首诗寄赠。

送你南浦上路,风烟惨凄前知。当时长江水,已与沧溟期。海经远山外,人在高楼时。潮来君莫忘,中有清泪滋。

赏析:

《送李侍御之江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即将离京赴任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朋友的惜别之情以及对仕途艰辛的感慨,抒发了自己希望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壮志豪情。

开篇两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南浦,并以“风烟惨凄前知”起头,写出了友人将离京时的凄迷景色。“前知”,即预知未来之事。《晋书·傅玄传》载:傅玄为冀州别驾,“每见吏民疾病者,辄为亲持汤药”。后用“前知”指预先知道或料事如神。这里以“惨凄”修饰前面的“风烟”,渲染了一种悲凉气氛,烘托了送别的伤感情绪。

诗人又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描写了李友将赴任时的江河景象,并由此联想到了友人的前途:“当时长江水,已与沧溟期。”“沧溟”,指大海。“期”,同“期许”,即希望之意。“当时”指李友赴任之时。“当时长江水”,即当年李友离开长安时的长江水,而此时,李友已将去沧海之滨,可见长江水之浩渺、无边无际。这一句中蕴含着李白对于友人未来命运的深深祝愿。

接下去两句,诗人把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上:“海经远山外,人在高楼时。”诗人想象中的友人,正身处高楼之上,远眺着沧海之外的群山。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和借景达意的技巧,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自己仕途艰难处境的深刻感受。

最后两句,诗人以设问的方式作结:“潮来君莫忘,中有清泪滋。”这是诗人写给李友的信。信中,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向李友倾诉了自己的惜别之情。“清泪滋”,即眼泪滋润了大地。这句诗意为:请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的泪水。

这首诗是李白在送别好友李侍御赴江南之际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李友的深切关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