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登关岭,山行无住时。
客情浑在眼,乡思苦关眉。
石现金仙像,溪蟠阮肇祠。
越山都几点,收拾上新诗。

【注释】

过新昌:经过新昌。

杖屦登关岭,山行无住时:拄着拐杖登上关岭,在山路上行走没有停歇的时候。杖和屦,都是步行时用的器具;关岭,指新昌的关岭山,即新昌县的名胜。

客情浑在眼,乡思苦关眉:客人的心情全在眼里,家乡的思想深深地折磨着眉头。

石现金仙像,溪蟠阮肇祠:石上雕刻着钱塘的金仙像,溪边盘绕着阮肇的祠堂。钱塘为浙江省杭州市,阮肇为晋代人。

越山都几点,收拾上新诗:越过群山只有几处,整理好新作的诗稿上新诗。

【赏析】

这首五律写诗人在新昌关岭游览时所见景色所感所思。首联写登山观景,颔联写游兴未尽,颈联写古迹遗迹,尾联收结题旨。

“杖屦登关岭,山行无住时”,是说拄着手杖登山,一路行来兴致勃勃,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是写登山的情景。“客情”二句则是写登临关岭后的感受:游客的情怀全都留在了眼中,而对故乡的思念却使眉头痛苦地紧锁起来。这两句中包含着多少游子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蕴含了多少作者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之意啊!

“石现金仙像,溪蟠阮肇祠。”颔联写诗人在关岭山行所见。“金仙”,指钱塘金仙观。“阮肇祠”,指阮肇墓。阮肇,晋朝人,他常在山中游玩,有时竟忘了归家。这里诗人以阮肇自喻,说自己在山水间徘徊留连,好像忘记了回家似的。

“越山都几点,收拾上新诗”,是尾联,写诗人从山中回望越州,只见山峰苍翠,郁郁葱葱。于是诗人挥笔写下自己的新诗,寄托了他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当时王建已经五十岁了。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岁月,也经历了晚唐政治的腐败,因此他对现实生活有很深的感受。这首诗就是他晚年隐居新昌关岭时所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