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义方教,真是起家媒。
有子愿已足,无心官自来。
兴随鸠杖逸,情为雁行哀。
想见长塘水,凄凉绕夜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注释和赏析:
诗句翻译
- 平生义方教,真是起家媒。
- “平生义方教”指的是一生都在传授仁义之道,教导他人。
- “真是起家媒”意味着在事业上帮助别人建立了家业。
- 有子愿已足,无心官自来。
- “有子愿已足”表示孩子已经足够,不需要更多的物质财富。
- “无心官自来”意味着他对于官职并没有太多的欲望,而是自己自然而然地到来。
- 兴随鸠杖逸,情为雁行哀。
- “兴随鸠杖逸”指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兴致也随之减退。
- “情为雁行哀”则形容他的悲伤之情如同大雁一般哀伤。
- 想见长塘水,凄凉绕夜台。
- “想见长塘水”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想象着长塘水面上的波光粼粼。
- “凄凉绕夜台”则是对故人墓地的描述,墓地周围环境显得凄凉而幽静。
诗句注释
- “平生义方教,真是起家媒。”:这里的“义方教”指的是以仁义教育他人,而“起家媒”则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建立事业。
- “有子愿已足,无心官自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的满足感,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
- “兴随鸠杖逸,情为雁行哀。”:这里的“兴随鸠杖逸”描述了诗人因年龄增长而兴趣减退,“情为雁行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哀愁。
- “想见长塘水,凄凉绕夜台。”:这里的“长塘水”可能象征着诗人过去的生活场景或回忆,而“夜台”则可能指的是墓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王十朋生平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淡泊名利、乐于助人的文人形象。诗中的“起家媒”和“有子愿已足”反映了他对家庭和子女的关怀,而“兴随鸠杖逸”则揭示了他在晚年的心境变化。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