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游庐阜,中秋宿瀼溪。
祠寻元子隐,树认赤乌栖。
坐待云开月,行愁雨作泥。
鄱人应话我,身在九江西。

【注释】:

1、元子:指张天师,张天师是道教中神道派的代表人物,他居住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们称之为“元子”。

2、赤乌: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吉祥物,这里用它比喻月亮。

3、身在:身处。

4、鄱(pó)人:指当地百姓。

5、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游历庐州时,中秋之夜,宿于瀼溪驿。首联点明游历的地点及时间。颔联写寻访元子祠。颈联写盼望雨停而云开见月。尾联写对当地人民说的心里话。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元子祠和月亮的神往之情。

【译文】:

半个月前我游览过庐州的山峦,今夜我在瀼溪驿住宿。

我寻找着张天师的庙宇隐居处,看见树木上栖息着红光照耀的月亮。

我坐着等待天空放晴月亮升起,行走间担心雨后泥泞难行。

鄱阳百姓会告诉我,我现在身居在江西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夜晚的所见所感。

首联“半月游庐阜”,交代了游历的时间。“游庐阜”即游览庐山。庐山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

颔联“祠寻元子隐,树认赤乌栖”是说诗人为了寻觅张天师的祠庙遗址,特地前往庐州。“元子”是指道教中的神祇之一,张天师是元子的化身,他住在庐州。诗人看到“树上栖息着红光照耀的月亮”,便想象到张天师居住的地方,于是满怀敬仰之情去寻访他的遗迹。

颈联“坐待云开月,行愁雨作泥”则是写诗人期待云开月出的心情以及担忧雨后的泥泞难行。云开月出是人们向往的美好情景,然而诗人却只能“坐待”,因为担心雨后的泥泞难以行走。

尾联“鄱人应话我,身在九江西”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问候,说自己现在身居在江西的地方。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也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到庐山的心情。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庐山的所见所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