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矣倦游宦,入闽如山川。
三山疑隔海,九岭类钻天。
种稻到山顶,栽松侵日边。
溪长水无尽,前更有清泉。

【注释】

入长溪境:进入长溪的境内。入闽:进入福建。闽:今福建一带。老矣倦游宦:年老厌倦仕途。老矣:老了。宦:做官;仕途。三山疑隔海,九岭类钻天:指福建莆田的“三山”(蓬莱阁、涌泉寺、九日山)和“九岭”(九龙江上的山峰)。疑:怀疑。钻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种稻到山顶,栽松侵日边:在山上种植水稻和松树,一直种到太阳下山。种稻到山顶,栽松侵日边:在山上种植水稻和松树,一直种到太阳下山。溪长水无尽,前更有清泉:溪流很长,水是无尽的,前面又有清泉水流。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画出长溪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写自己厌倦仕途,想远离尘俗,去长溪隐居的愿望。“老矣”点明自己的年龄,“倦游宦”写出了自己的志趣。“入闽如山川”一句,将闽地比作“山川”,形象地表现出了闽地的地理环境。

颔联写自己游览了三山(蓬莱阁、涌泉寺、九日山),九岭(九龙江上的山峰),觉得它们好像隔着大海一般遥远。“三山”、“九岭”都是福州的名胜古迹,分别位于市区北面、西北面、西南面的山区,是福州的三大名胜。这里用“疑隔海”三字来形容其距离之远,突出了这些名胜的雄伟壮丽。

颈联写自己在这里种上了水稻和松树,一直种到太阳下山,还有清泉水流过。“种稻到山顶”一句,将稻田种在了山巅,显示出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领悟。“栽松侵日边”一句,则是说松树长得非常高大,几乎要触及天际。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喜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

尾联写溪流很长,水是无尽的,前面又有清泉水流。这句诗描绘出溪流的蜿蜒曲折,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