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归来奉伯鸾,力将勤俭济艰难。
鹿车共挽甘从鲍,熊胆亲调欲慕韩。
镜里玉容犹未老,梦中银漏忽惊残。
通家贱子非房杜,长记登门酒尽欢。

宋孺人挽词

晚岁归来奉伯鸾,力将勤俭济艰难。

鹿车共挽甘从鲍,熊胆亲调欲慕韩。

镜里玉容犹未老,梦中银漏忽惊残。

通家贱子非房杜,长记登门酒尽欢。

注释:

  1. 晚岁归来奉伯鸾:晚年回来侍奉伯鸾。伯鸾:即班昭,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彪之妹,班超之妻。
  2. 力将勤俭济艰难:努力地将勤劳节约的精神用于解决困难。
  3. 鹿车共挽甘从鲍:用鹿车拉着一起挽着走,愿意听从鲍家的安排。鲍家:指鲍宣家,东汉末年名士。
  4. 熊胆亲调欲慕韩:亲自调配熊胆汁,想要效仿韩愈的文风。
  5. 镜里玉容犹未老:在镜子里看到自己仍然年轻美丽。
  6. 梦中银漏忽惊残:梦中时间过得很快,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银漏:古代计时器,形如漏壶,以铜为器,下有圆孔,上加柄,柄头为环,环上系小球,球上刻时针,随漏滴而转。漏声细碎如漏下银水般。
  7. 通家贱子非房杜:我们之间是朋友关系,不是房玄龄和杜如晦那种地位的人。
  8. 长记登门酒尽欢:经常记得你到我家来喝酒时的快乐情景。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宋孺人的挽词。全诗通过描绘宋孺人的贤良与美德,展现了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晚岁归来奉伯鸾”,表达了宋孺人在晚年回归故乡侍奉父母的情景。这里的“伯鸾”指的是古代著名的贤人班固,他的妹妹班昭则被后人尊称为“班伯鸾”。这一称呼既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也表达了对其生前贤良品质的认可。
    第二句“力将勤俭济艰难”,则是对宋孺人生平的总结。这里的“勤俭”意味着她在生活上节俭,不浪费;“济艰难”则表明她能够在困境中帮助他人,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这种品质在她晚年回归故乡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她不仅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还积极帮助邻里解决困难,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第三至五句“鹿车共挽甘从鲍,熊胆亲调欲慕韩”,进一步描绘了宋孺人的善良和仁爱之心。这里的“鹿车”指的是一种轻便的马车,常用于代步;“甘从鲍”则是指她愿意听从别人的意见或安排;“熊胆亲调”则是指她在调配药物时非常细心谨慎,如同对待珍贵的熊胆一般。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出了她的敬业精神,也展示了她的仁爱之心。同时,她也像古人一样,追求高洁的人格修养。
    第六句“镜里玉容犹未老,梦中银漏忽惊残”,则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景象,进一步表现了宋孺人的美貌和气质。这里的“镜里玉容”是指她在梦中的形象依然美丽如初;“梦中银漏”则是指她在梦中的时间过得非常快,仿佛一眨眼就过去了。这样的描写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
    第七至九句“通家贱子非房杜,长记登门酒尽欢”,则通过回顾往昔,表达了诗人对宋孺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这里的“通家贱子”意指彼此相识的朋友;“房杜”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长记登门”则是指过去常常记得他们到访家中的情景。这些描述都表达了诗人对宋孺人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词通过对宋孺人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她的贤良品质和高尚情怀。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传颂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