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子于公分颇深,晚年出处恨商参。
虽修北海通家好,未遂香山会老心。
尽道吉人俱未艾,谁知凶讣遽相寻。
三年落尽思亲泪,今日登门又满襟。

【注释】

先子:指陈景公。于公:对陈景公的敬称。公分:对陈景公的尊称。颇深:非常深厚。商参:即商鞅,因封于商邑(今陕西商县)而得其姓,名鞅,战国时政治家、思想家。晚年:指去世后。出处恨:即进退失据、无所作为的怨恨。商参:即商鞅,因封于商邑(今陕西商县)而得其姓,名鞅,战国时政治家、思想家。北海:商鞅封地。通家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互相爱护。香山:香山寺,在今河南洛阳。会老心:希望与老友相聚的愿望。吉人:善人、好人。俱:都。未艾:未停止。凶讣:凶讯,即死亡消息。遽:突然。三年:一作“三载”、“三年余”。登门:登门造访。满襟:满襟泪,形容悲伤。

赏析:

此为悼念亡友陈景公的挽诗。陈景公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宰相、诗人,以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著称。他一生勤勉政事,关心民生,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新唐书》说他“性仁恕,有大臣体”。但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而遭贬谪,终于忧愤而死。这首诗就是为他写的挽词。

第一句说陈景公生前与自己关系很亲近,对他的评价很高。第二句写陈景公去世后,自己对他十分惋惜,认为他的一生没有白费。第三句说自己虽然与他交游甚密,却未能与他真正结为知己。第四句说陈景公生前一直想与自己相见,可是自己始终未能如愿。第五六两句说陈景公死后,自己悲痛欲绝,思念之情难以自抑,而陈景公也似乎在梦中来看望自己一样。最后一句说三年来自己一直在思念着亡友,如今又听到他不幸的消息,悲恸不已,泪水盈眶。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