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来时手自探,预知今日思难堪。
树头绿暗莺如诉,地上红多蝶尚贪。
此夜钟声那忍听,明朝酒盏可能酣。
却因送别还惊我,老境如蚕已食三。
注释:
三月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阴历的三十日。
梅溪:地名,位于今江西吉安市永新县。
贾阆仙诗:诗人贾阆仙所作的诗。
更当:更加。
齿序分韵:以年龄大小为标准来分配诗歌。
未到晓钟犹是春时:直到清晨的钟声响起,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消退。
二十八人:二十八人参与这次聚会。
遂:于是。
齿序分韵:按照年龄的大小来分配诗歌。
那忍听:怎能忍受这钟声?
明朝酒盏可能酣:明天的酒一定很甜。
却因送别还惊我:因为送别的事情而使我震惊。
老境如蚕已食三:我的年纪像蚕一样,已经吃了三遍桑叶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三月晦日与同舍生送春于梅溪,因贾阆仙诗“三月更当三十日”而作。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议论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友情珍贵等主题的深刻认识和深切感慨。
首联“三月晦日与同舍送春于梅溪因诵贾阆仙诗云三月更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时有二十八人遂以齿序分韵”直接点明了写作背景,交代了创作缘由。
颔联“记得来时手自探,预知今日思难堪”,回忆了过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美好记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颈联“树头绿暗莺如诉,地上红多蝶尚贪”,描绘了梅溪春天的美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感慨。
尾联“此夜钟声那忍听,明朝酒盏可能酣”,以钟声和酒盏为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