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会清时不易逢,吾侪今日此游从。
逼人英气湖光莹,照眼恩袍草色浓。
文盛一时俱俊杰,名先千佛愧疏庸。
致身许国宜相勉,莫学平津但取容。
游天竺赠同年
雅会清时不易逢,吾侪今日此游从。
逼人英气湖光莹,照眼恩袍草色浓。
文盛一时俱俊杰,名先千佛愧疏庸。
致身许国宜相勉,莫学平津但取容。
注释:
①雅会:高雅的聚会或盛会。清时:指清明的政治环境。②吾侪:我们。③逼人:使人心惊。④草色浓:绿草的颜色浓艳。⑤文盛:文才兴盛。⑥致身:报效国家。⑦平津:指东汉末年的宦官孙行者所居之平津宫。⑧疏庸:疏远无能之人。
赏析:
《游天竺赠同年》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作于公元74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春,当时岑参在长安任职,同僚友人邀请他一同游览天竺寺,作者即景生情,以“雅会清时”为题,写下了这首酬唱之作。
首联“雅会清时不易逢,吾侪今日此游从”,开门见山,点出雅会清时难得而遇,而今天与友人同游天竺寺,正是难得而难得的良辰美景。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和对这次出游机会的珍惜之情。
颔联“逼人英气湖光莹,照眼恩袍草色浓”,则是描绘了天竺寺周围自然景色的秀丽和美好。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天空中美丽的云彩;草色浓郁,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这两句既写出天竺寺周围的自然风光之美,又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之情。
颈联“文盛一时俱俊杰,名先千佛愧疏庸”,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评价。他认为当时的文坛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俊杰之士;而自己虽然也有一定的才华,但在众多杰出人士中脱颖而出的机会却不多。这两句既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又流露出对自己未能脱颖而出而感到的遗憾之情。
尾联“致身许国宜相勉,莫学平津但取容”,则是对友人的劝诫和期望。作者希望他们能够以国家的安危为己任,报效祖国;不要像那些贪图安逸、只求自保的人那样,只满足于表面的荣耀和地位,而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关切之心,又表达了对他朋友的期望之意。
这首诗通过对雅会清时的描绘、对天竺寺周围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社会风气的评价和对友人的期望和劝诫,展现了作者的豪放不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