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论摩诘与文殊,试把庵名扣大儒。
君子于言端欲讷,贤人终日只如愚。
乐山自昔称仁者,利口由来恶啬夫。
听法双峰空耸耳,老禅惟要一言无。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一位高僧的品德和智慧。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词释义和赏析:

  1. 休论摩诘与文殊,试把庵名扣大儒。
  • “休论”表示不讨论或不必再提。
  • “摩诘”指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
  • “文殊”指的是佛教中的智慧象征,也指禅宗中的大师。
  • “庵名”可能指的是某个寺庙的名字或者某个人的名字。
  • “大儒”指的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伟大学者。
  1. 君子于言端欲讷,贤人终日只如愚。
  •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 “端欲讷”意思是说话谨慎,不想多说。
  • “贤人”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 “终日只如愚”意思是整天都像是个愚笨的人。
  1. 乐山自昔称仁者,利口由来恶啬夫。
  • “乐山”可能是指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形容人的心胸宽广。
  • “仁者”指的是有仁慈之心的人。
  • “啬夫”指的是吝啬小气的人。
  1. 听法双峰空耸耳,老禅惟要一言无。
  • “听法”可能是指倾听佛法或禅宗教义。
  • “双峰”可能是指两座山峰,也可能比喻两个人或者两个观点。
  • “空耸耳”形容听了佛法之后,内心得到净化,变得空灵。
  • “老禅”指的是年长的禅师。
  • “惟要一言无”意思是只有一句话就能理解佛法的本质。
    赏析:整首诗通过赞美那位高僧的言行举止和精神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其崇高品德和深厚智慧的敬佩之情。诗中的“君子”、“贤人”、“仁者”、“啬夫”等词汇,都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和人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而“听法双峰空耸耳”、“老禅惟要一言无”等诗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和禅宗教义的理解与领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