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无数不知名,路入禅林气更清。
岩石有时开镜面,溪流入夜作鸾声。
临池墨客馀风韵,拭眼高僧避宠荣。
安得清风生两腋,紫霄峰顶望寰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作者在归宗寺宿夜时所感受到的宁静、清新和高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禅理的向往之情。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好山无数不知名,路入禅林气更清。
- “好山无数”形容群山众多而美丽,“不知名”则表示这些山虽然美丽但却难以名状,因为其独特性和神秘性。“路入禅林”则暗示着作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禅意的环境,“气更清”则表示在这样的环境中呼吸到的空气更加清新。
- 岩石有时开镜面,溪流入夜作鸾声。
- “岩石有时开镜面”形象地描绘了岩石表面如同镜子一般平滑明亮,“溪流入夜作鸾声”则是用鸾鸟的声音来形容溪流流淌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 临池墨客馀风韵,拭眼高僧避宠荣。
- “临池墨客”指的是文人雅士,他们常常在池边吟诗作画,“余风韵”则是指这些文人留下的风雅气息。“拭眼高僧避宠荣”则是说那些高僧为了避免被世人宠爱而远离红尘纷扰,保持了一种超脱的心态。
- 安得清风生两腋,紫霄峰顶望寰瀛。
- “安得清风生两腋”表达了作者对能够感受到清风的愿望,“紫霄峰顶”指的是高山之上的地方,象征着高远的境界,“望寰瀛”则是指放眼望去,看到远方的大海。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在归宗寺中,我感受到了无数的好山,它们虽然美丽却难以命名。当我走入禅林,周围的空气变得异常清新。岩石时而如明镜般光滑,溪水流淌的声音如同鸾鸟啼鸣。我在池边吟诵诗句,留下了优雅的痕迹;高僧们远离尘世的喧嚣,保持了一份清净。我渴望能像清风一样吹拂在我的两侧,站在紫霄峰顶眺望着广阔的天地。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好山无数”、“路入禅林”、“岩石有时开镜面”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这首诗也蕴含了禅宗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山林中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例如,“临池墨客馀风韵”中的“墨客”,可以理解为文人雅士,他们在池边吟诗作画,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而“拭眼高僧避宠荣”则是说那些高僧们为了保持一份清净的心态而避开外界的诱惑,这也体现了禅宗追求心灵净土的理念。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语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心灵的追求。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