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境残秋路入荆,眼中何物不关情。
芦花间蓼红依白,江水归湖浊带清。
狐兔丛深应自贺,鱼龙穴浅已相惊。
扁舟夜宿无人境,展转无眠到五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它表达了作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芦苇丛中的声响,被惊醒,久久不能入睡的感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夜宿思湖口系缆芦苇间夜半闻丛中有声舟人惊起终夕为之不寐”描绘了作者夜宿思湖口的情景。他系好船只,来到芦苇丛中休息。半夜时分,突然听到了从芦苇中传来的声音,使他惊慌失措,一直无法入睡。
第二句“老境残秋路入荆,眼中何物不关情。”描述了作者年老体衰,秋天的道路进入了荆门,眼中看到的一切都牵动了他的情感。这里的荆门指的是荆山之门,是古代荆州的门户,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第三句“芦花间蓼红依白,江水归湖浊带清。”描绘了作者看到的景象。芦花间蓼红了,江水归湖时带着浊气而带着清光。这里以色彩鲜明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第四句“狐兔丛深应自贺,鱼龙穴浅已相惊。”描绘了狐狸兔子在草丛深处互相庆贺,鱼龙在洞穴中相互惊吓的场景。这些动物的生活状态,反映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法则和生态平衡。
最后一句“扁舟夜宿无人境,展转无眠到五更。”描绘了作者独自坐在船上,夜晚无人打扰,辗转反侧,直到天明才入睡的情景。这里的“扁舟”指的是小船,“展转”表示辗转不安,“五更”指的是深夜时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