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学校规模壮,安定先生道德崇。
苕霅溪同洙泗水,汀洲蘋有藻芹风。
山知尊道犹端弁,湖欲依光故近宫。
壁上题名观尚友,诸儒事业圣贤中。
仲冬时节,在学宫举行释奠礼,与各位同登稽古阁,眺望弁山,观赏太湖景色。在壁上题名,诵读范文正公吴兴先生富道德、诜诜弟子皆贤才之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仲冬时节参加学校释奠礼的情景。他与同僚们共同登上稽古阁,远眺弁山和太湖的美景。诗中还提到了墙上题名的内容,包括范文正公吴兴先生的诗句:“富道德,诜诜弟子皆贤才”。
从注释可以看出,“仲冬”指的是农历十二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释奠”是一种古代祭祀仪式,用于纪念先圣先师;“学宫”是指古代的学校;“同诸公”表示和大家一起;“登稽古阁”表示一同登上了稽古阁这座建筑;“望”字意味着眺望;“弁山”是一座山峰的名字;“太湖”是指中国东部的太湖,是中国著名的湖泊之一;“观壁上题名”表示观察墙壁上的题名;“诵范文正公吴兴先生富道德、诜诜弟子皆贤才之句”表示诵读范仲淹的诗句,称赞他的品德高尚和弟子们的才华出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仲冬时节的释奠礼活动,展现了学校的壮丽景象和学生们的学术氛围。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这位伟大思想家和政治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赞美了吴兴学校的规模和学生的才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