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斛虬珠眩眼明,傲春迟吐冠园英。
诗因居士价方重,酒赐名臣花遂荣。
香异竹间吹细细,韵如堂上出盈盈。
芳姿自可友兰蕙,惜不当时遇独清。
【注释】
万斛:比喻众多。虬珠:指花苞。眩(xuàn)眼明:耀眼。傲春:形容花盛开的神态。迟:晚。冠园英:冠于花园中的花朵。居士:诗人自谦之词。价方重:价值很高。酒赐名臣:酒赐给有功的大臣。遂荣:于是更加繁荣。香异:香气特别。竹间:竹林之中。吹细细:风吹得很柔和。韵如:音韵很美。堂上:厅堂中。盈盈:满盈,形容音乐、歌声等悦耳动听。芳姿:美好的姿容,这里指酴醾花。友兰蕙:与兰和蕙相比。独清:单独清高。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知宗酴醾所写的一首应制之作。酴醾即荼蘼,又名山茶花,因花形似荼蘼而得名。此诗前四句赞美了酴醾的外形之美和香味之美,最后两句又赞叹其美好的姿态,并惋惜自己没有遇到一个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来与之相伴共赏。
首联“万斛虬珠眩眼明,傲春迟吐冠园英”。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苞比作万斛的虬珠,写出了花苞的壮观,同时以“眩眼明”三字点出花苞的颜色鲜艳夺目,令人眼花缭乱,也写出了它的娇嫩美丽。“傲春”二字则写出了荼蘼的傲骨,它不像别的花卉早早开放,而是等到春天到来时才傲然绽放。“迟吐”二字既写出了花苞的形态,又表现出它的含蓄,它不像其他的花朵那样一开放就大放光彩,而是先要酝酿,待到花开之时才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来。“冠园英”三个字则写出了荼蘼在花园中的地位,它是所有花朵中最出众的那一朵,因此也得到了“冠园英”这样的美誉。
次联“诗因居士价方重,酒赐名臣花遂荣”。这两句是说,因为诗人自己有才华,所以荼蘼的价值也就更高了;同时因为诗人被皇帝所宠爱,所以荼蘼也得到了更多的荣誉。“价方重”三字写出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地位,他因为自己的才华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酒赐名臣”则是说,皇帝赐给他美酒作为奖励,这也显示出了皇帝对他的信任和看重。“遂荣”二字则写出了荼蘼得到皇帝赏赐后的繁荣景象,因为它得到了如此多的荣誉,所以也显得更加辉煌灿烂。
第三联“香异竹间吹细细,韵如堂上出盈盈”。这两句是说,荼蘼的香气独特,就像是从竹子之间飘来的一缕清香;同时它的韵律也非常优美,就像是从厅堂中传出来的一曲美妙的乐章。“香异”二字写出了荼蘼的香气与众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竹间”二字则写出了荼蘼的生长环境,它生长在竹子之间,也使得它的香气变得更加清新自然。“吹细细”三字则写出了花香随风飘散的样子,给人一种轻柔婉转的感觉。“韵如”二字则写出了茶靡的韵律之美,它就像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让人陶醉其中。“堂上出盈盈”三字则写出了茶靡的音韵之美,它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悦耳,让人听了心生欢喜。
尾联“芳姿自可友兰蕙,惜不当时遇独清”。这两句是说,虽然荼蘼的芳姿足以与兰花和蕙草相媲美,但是由于自己没有遇到一个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的朋友来陪伴自己,所以只能独自享受这份孤独和清高。“芳姿”二字写出了荼蘼的美丽姿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友兰蕙”二字则写出了诗人对兰花和蕙草的喜爱,因为它们都有着高雅的品质,能够与荼蘼相媲美。“独清”二字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他虽然生活在繁华的宫廷之中,但是内心深处却向往着隐居山林的生活。“惜不当时遇”三字则写出了诗人的遗憾之情,他觉得自己没有遇到一个合适的朋友来陪伴自己度过这段时光,只能独自承受这种孤独和清高。
整首诗通过对荼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