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眼尘净,焚香心境清。
案头时一炷,邪虑不应生。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是诗人晚年归隐后的生活写照。诗人在杭州西湖之南,筑室定居,自号“武林老民”。

首句“扫地眼尘净”,意谓扫除室内一切杂物,使环境一尘不染。“扫”字下得好,用“扫”与“净”相对,突出“净”字,表明作者的居所,是经过自己打扫的,不是他人强求的。“眼尘”即眼垢,喻指世俗的纷扰;“心尘”,则是心灵的杂念、烦恼。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世界的厌恶。

次句“焚香心境清”。这是说,通过焚烧香来净化心灵,让心境变得清明。“焚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也是佛教常用的一种仪式。这里既表现了作者的宗教情怀,也表达了他超脱尘世的志趣。

第三句“案头时一炷”,意思是在书桌上点燃香炷以供佛或祭祀。“案头”指的是书桌。古人常在书房中焚香,以净化心灵,寄托情志。“一炷”则是指燃香的数量。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和执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文化的重视程度。

最后两句“邪虑不应生”,意为消除杂念,使自己的心思不再受到外界干扰。“邪虑”在这里指不良的想法或念头。作者认为,只有清除内心的杂念,才能获得精神上的宁静和满足,因此他选择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和自我心理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晚年归隐生活的情趣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恶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还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的转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