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方筮仕初,牛刀割鱼复。
一朝峨廌冠,风采百僚肃。
【解析】
“夔路”:指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十贤”:指唐代夔州的十位名士,即李远、刘禹锡、卢肇、马异、柳宗元、韩晔、刘伯刍、张谓、王建、孟郊。“子方”:《新唐书》:“质肃之字子方。”质肃公,即杜甫,字子美。“筮仕”,古代称占卜求仕为筮仕。“牛刀割鱼”:《晋书》:“谢安年四十,自谓少时壮候,尝与人谈论,未尝在坐时有知者。每捉玄论,平理乃释。于是知人意所未能到,而己之所解如神,自比于管仲,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故世言谢尚能知人。”《晋书》记载谢安以才学高迈自许,常以管仲自比,故世人皆以为其才能堪当大用。“峨”: 高大貌。《礼记·檀弓》:“君在堂,则不得臣妾,在寝,则不得民。”郑玄注:“君在堂,则不得臣妾,以其尊贵也;居内,则不得民,以其卑贱也。”这里指谢安身居高位,不能与庶民同列。“冠”,帽子。“风采”: 风范、气度。《论语》: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夫子乐以忘忧,圣人之道,吾何加焉?由此可知,风采是指人的气度风度。“百僚”:百官。《汉书.武帝纪》载:帝问丞相公孙弘曰:“君何以能总领众事?”对曰:“积功劳。”帝曰:“然,何故?”对曰:“天子者,富一国之人,尽万乘之国,故莫不积心竭力以致其隆,为之臣者唯愿安富尊荣,长为天子官。”此可见百僚即是百官,是皇帝手下的臣子。
【答案】
夔路十贤唐质肃公。子方筮仕初,牛刀割鱼复。一朝峨廌冠,风采百僚肃。译文:夔路的十位名士唐质肃公。我当初刚刚踏上仕途,就运用了治理国家的权力。一旦登上朝廷,便戴上了宰相的冠冕,我的风度和气度让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感到十分恭敬。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夔路上十位名士的风采和气度。诗中先写他们刚踏入仕途时的谦逊和谨慎,接着写他们在朝廷上的地位变化,最后突出他们的风采和气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又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