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媚韶光柳弄烟,箫声处处卖饧天。
谁知子厚怀桑梓,北望长号又一年。

【注释】:

次韵潘先生寒食有感——潘,即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咏怀》诗八首,是其代表作,其中《二首·其一》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此诗即仿照《二首·其二》作,借寒食节之“卖饧”以喻世态炎凉,寄寓感慨。次韵,即用原韵,依律赋诗。潘岳因在中书省任职,所以称“潘先生”。子厚,即韩愈,因曾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故称“子厚”。桑梓,指家乡。

花媚韶光柳弄烟——媚:娇美的样子;韶光:美好的时光;弄烟:飘荡在烟雾之中。

卖饧天——卖糖的集市。

谁知子厚怀桑梓——谁料想(你)韩子厚心中怀念着故乡(家乡)。

北望长号又一年——望着北方久久地哀哭,又度过了一年。号,指哭。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友的七言律诗。潘岳因任中书省职事,所以称“潘先生”。韩愈曾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故又称他“子厚”。

开头两句“花媚韶光柳弄烟,箫声处处卖饧天”,写的是春光明媚,柳絮飘飘。而此时正值寒食节,街上到处都有人在买糖卖饧,一派热闹景象。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诗人却从中看出了世态炎凉。接着两句“谁知子厚怀桑梓,北望长号又一年”,表达了对亡友的无限思念。韩愈与潘岳都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然而,韩愈却在仕途中屡遭挫折,最终郁郁而终。这种命运的反差使得潘岳更加怀念自己的好友韩子厚。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柳树、花儿、箫声等都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让它们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工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他将春天的美好景色与寒食节的热闹场面进行了对比,将韩愈的遭遇与潘岳的处境进行了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深刻的寓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