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石依山作小庵,花香入座月侵檐。
虽然眼界无多地,解使人天竞耸瞻。

【注释】宝印叔:指王十朋,字履道,南宋诗人,曾任福建转运史。止庵:王十朋所筑的草堂名。三绝:指《止庵三咏》(《止庵集》)。

次韵:应友人之请而作的和诗。宝印叔题《止庵三咏》后,因和其诗,故称“次韵”。

凿石:开山凿石,建造庵堂。依山:靠近山。

花香:指山花香气。入座:进入座中。

月侵檐:月光映照在屋檐上。

无多地:没有多少地方。

解:了解。

人天:人间与天上。

竞耸瞻(zhān):争相向高处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王十朋在和宝印叔的《止庵三绝》之作,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

首句“凿石依山作小庵”,描述了作者为建造一座小庵,凿石依山的过程。这里使用了“依山”、“凿石”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山石、树木、小屋相依相伴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作者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接下来一句“花香入座月侵檐”,进一步描绘了小庵中的景致。花香弥漫,月色透过屋檐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小庵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第三句“虽然眼界无多地”,则是对前两句的总结。虽然眼界有限,但只要能够领略到自然的美,就是最大的幸福。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即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在于能够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

最后一句“解使人天竞耸瞻”,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这句诗表示,通过观赏小庵中的美景,人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他们开始更加珍惜生命,追求更高的境界。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即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庵中的美景,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