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先王治用儒,拾身倾国事浮屠。
堪嗟饿病台城日,曾得空王救死无。
诗句释义及注释
第一句:梁武帝不法先王治用儒,拾身倾国事浮屠。
- 关键词: “梁武帝”(即南朝梁武帝萧衍)
- 翻译/注释: 梁武帝不采用传统的儒家治国理念,转而信奉佛教(浮屠)。
- 赏析: 此句反映了梁武帝在位时期,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对传统儒家治国理念的忽视或改革。
第二句:堪嗟饿病台城日,曾得空王救死无。
- 关键词: “堪嗟”、”饿病”、”台城”、”空王”
- 翻译/注释: 可惜在饥饿和疾病中度过了台城的每一天,但曾有幸得到过佛教传说中的救苦救难之神(空王)的庇护,得以免于死亡。
-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梁武帝时期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以及佛教在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译文
梁武帝(萧衍)不遵行先王治国的理念而崇尚佛教,他因信佛而得到了空王的保护,免受死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梁武帝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苦难。梁武帝作为南朝的一位皇帝,其行为和选择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诗中的“不法先王治用儒”、“堪嗟饿病台城日”等句子,不仅揭示了梁武帝的个人信仰,也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民众的困苦。而“曾得空王救死无”则表达了在绝望时刻能够得到佛教神灵的庇佑,从而获得新生和希望。这首诗虽然简短,但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描写方式,使得它成为研究梁武帝及当时社会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