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箭侵陵御幄时,君臣相顾不胜悲。
难平犹自推天命,卢杞奸邪竟不知。
【注释】
- 德宗:唐德宗李适。
- 虏箭:指敌人入侵时射来的箭。
- 御幄(wò):皇帝的帐篷,这里指皇宫。
- 君臣相顾:君臣之间相互看着对方。
- 不胜悲:非常悲伤。
- 难平:难以平息,比喻无法消除。
- 推天命:顺从天意。
- 卢杞奸邪竟不知:卢杞是唐代的奸臣。奸邪:狡猾奸诈。竟:竟然,居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唐朝末年被俘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不幸和民族灾难的深深忧虑。诗中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场面,抒发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感慨,以及对统治者无能、昏庸的批评。
第一句“虏箭侵陵御幄时,君臣相顾不胜悲”,描述了战争爆发的场景。虏箭(敌人的箭)侵犯了皇帝的帐篷(御幄),使得君臣之间相互看着对方,感到非常悲伤。这里的“御幄”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而“虏箭”则是指敌军的箭。这种描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暗示了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苦难。
第二句“难平犹自推天命,卢杞奸邪竟不知”,则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态度和行为进行了批评。他认为国家已经陷入了无法恢复的地步,但仍然推卸责任,认为这是命中注定的,而不是自己的过错。而卢杞作为当时的宰相,被认为是一个奸诈邪恶的人物,但他的行为却得到了他的支持,这让人感到愤怒和无奈。这里的“奸邪”是指那些心怀不轨、为非作歹的人,他们的存在使得国家更加混乱和无助。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和人物性格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它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历史变迁的思考。同时,它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