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葺山亭浚旧溪,杖藜来往独悲悽。
追思四十年间事,风为哀号鸟为啼。
【注释】
辛巳: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武林:今浙江杭州。省先陇遂:在西湖边,即白堤。修亭宇浚溪流,见《宋史·高宗本纪》。屋壁:指先人的遗像。四十年间事:诗人回忆自己从金兵侵略到南宋初年的经历。风为哀号鸟为啼:以秋风作哀号,以鸟儿的啼叫表达自己的悲伤。
【赏析】
淳熙十四年,诗人从金兵侵扰中脱险归国,路过武林(杭州),重游白堤,想起当年在杭时修亭浚溪,追思故人旧诗已成瓦砾,不胜感慨,于是作诗追和。
开头两句写诗人重游故地,看到残破的建筑、荒芜的庭院,不禁怀念起先人的遗迹。这两句是追忆往昔之语,但“旧诗”二字却透露出作者对故人遗留下的诗词的记忆。
“重葺山亭浚旧溪”,诗人重修了山亭,又疏通了溪流,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的缅怀与留恋。然而物是人非,诗人只能独悲凄,所以下一句就写到了诗人的孤单寂寞:“杖藜来往独悲悽。”这里的“杖藜”是拄着拐杖的意思。诗人用“杖藜”来表示他孤寂的心情和行动的不便。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追思四十年间事”,诗人回想起自己四十年来的艰难历程。这里所说的“四十年间事”包括了许多内容,如抗金战争、恢复中原等等。诗人在这首诗中并没有直接叙述这些事件,而是通过“风为哀号鸟为啼”来间接表现。这里的“风为哀号”指的是秋风萧瑟的声音,而“鸟为啼”则是指鸟儿鸣叫的声音。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事联系起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追思四十年间事,风为哀号鸟为啼。”这两句诗通过“风为哀号鸟为啼”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孤独的人,面对着风雨交加的凄凉景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失落。这种感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让人们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孤独而又充满悲伤的诗人形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和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