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银花遍九衢,天移星斗下空虚。
心忧机妇寒窗士,诗句分明似谏书。

【注释】

次何宪韵:即何宪体,即用何逊的诗体。何逊体格律严整,平仄相间。“次”是依韵。元夕:即元宵节。火树银花:形容灯彩璀璨,如火树银花。遍:到处。九衢:京城中的主要街道。天移星斗:指天空中星星移动。下空虚:指月亮隐藏在云后。心忧机妇:比喻妇女思念丈夫。机妇:织布的妇女。寒窗士:指读书人。诗句分明:比喻诗文清晰明白。谏书:劝谏书。

【赏析】

《元夕次何宪韵》这首诗,是诗人在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写的。元宵夜是一年中最富有情趣和浪漫色彩的时刻。它不仅因为它所特有的欢乐气氛,更因为它触发着人们无限美好的想象:天上有多少颗星可以比?人间有多少个美好的愿望可以比?人们多么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啊!而这个愿望的实现就寄托在这个欢乐的节日上。所以当人们在元宵夜里欣赏着绚丽多彩的灯火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心境下产生的,它通过写元宵夜之美景及作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追求。

首联“火树银花遍九衢,天移星斗下空虚。”起句点出元宵之夜,街上灯火辉煌,犹如天上的繁星。“火树银花”四字,形象地描绘了元宵夜的繁华景象,把元宵夜的热闹烘托得淋漓尽致。“天移星斗”一句,则写出了元宵夜晚空中的星辰仿佛都从天上移到地上,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这里的“移”,既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又是对元宵夜美丽景色的赞叹。

颔联“心忧机妇寒窗士,诗句分明似谏书。”诗人由热闹的元宵夜景联想到家中的亲人,尤其是那些思念远方亲人的妻子和学子。他们正孤寂地度过这个不眠之夜,诗人不禁为他们担忧。此时,诗人想到了自己的诗句,它们如同一道道明澈的谏书中的文字一样,让人感到振奋。这里的“谏书”一词,既指诗人自己所作的诗词,又可视为对家人的一种勉励。

全诗以元宵之夜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元宵之夜的美丽景色进行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