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英杰旧孙郎,遗烈于今尚未忘。
犹有神祠枕流水,一间茅屋似昭王。
【注释】
①毕家池:在今江苏无锡,相传三国时孙权曾于此驻兵。
②香橙:即橙子,此处借指孙权之子孙和。
③景初:孙权的长子,字仲谋,封长沙王,后被吕蒙袭杀。
④永固院:孙权为其子孙和修建的佛寺名。孙和死后,孙权在寺中为孙和立神祠。
⑤吴王庙:孙权死后,孙权的后代们在其墓旁建庙祭祀,此庙即为孙权庙。
⑥江东英杰旧孙郎:孙权是江东(长江以东)的英雄豪杰,所以称孙权为“孙郎”。
⑦遗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⑧昭王: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又称昭王。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孙权的儿子孙和被吕蒙杀害的事,但诗中没有明言,只是从侧面来写。
第一句“过毕家池有姓陈者送香橙八颗云有子在太学名景初”,这是说,我路过毕家池,有个姓陈的人送给我八颗香橙,说是你的儿子孙和在太学里学习(当时太学在洛阳),名叫景初。这里用“香橙”暗示了孙和是被杀死的事实。
第二句“有佛舍额曰永固院临水而门闭有神祠云江南吴王庙必孙氏也”,这是说,有个佛堂,匾额上写着永固院。这个佛堂紧靠水流,大门关闭着,还有一个神祠,传说这就是孙权的庙,肯定一定是孙权的后代。
第三、四两句“江东英杰旧孙郎,遗烈于今尚未忘”,“犹有神祠枕流水,一间茅屋似昭王”,意思是说,孙权当年就是江东的英杰,他的遗业到现在还没有忘掉。孙权虽然被吕蒙所杀,但他的子孙还在。
全诗写得含蓄蕴藉,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孙权被害的痛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孙权家族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