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水陆备艰辛,只为君恩不为身。
为向巫山神女道,莫将云雾恼行人。
【诗句释义】
初到巫山界登罗护关,云雾缭绕,心中默祷,因之而成绝句。
西来水陆行路艰难险阻,只为君王恩典,我不惜一切。
我要向巫山神女诉说,莫让云雾困扰行人。
【注释解释】
巫山:即今四川巫山,是长江三峡之一。
罗护关(lóuhù guān):地名。在今四川巫山县北。
西来:从西边来的。
“君恩”句:指诗人被贬谪到巫山,是因为君王的恩典。
为向:为了。
“莫将”句:巫山上有神女,诗人要告诉神女不要让云雾迷惑行人。
【译文】
从西边来的水陆路途艰辛险阻,只为报答君王的恩情,不惜一切。
我要向巫山神女倾诉衷肠,不要让云雾扰乱行人的行程。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当时诗人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途经巫峡时,写就此诗。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政治家和杰出的琴师。他的诗歌以七绝见长,尤擅五言古体,风格雄浑洗练,意境壮阔苍凉,语言朴实流畅,富有感染力。
首句“西来水陆备艰辛”,点题明旨。“水陆”二字,概括了诗人此行的艰险。诗人从长安出发,沿江而行,过三峡,溯汉水而上,一路上风风雨雨,历经艰辛。次句“只为君恩不为身”,表明诗人出京远贬的原因是为了报答君王的恩德。这既是诗人自谦之词,又是他忠君报国的崇高情操的表露。第三句“为向巫山神女道”,承上启下,既交代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又引出下文“莫将云雾恼行人”。诗人来到巫山,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森林,听到阵阵涛声,闻到阵阵清香,不禁产生了对神女的向往之情。诗人要向巫山神女倾诉衷肠,希望她不要因为云雾而使行人误入迷途。最后一句“莫将云雾恼行人”,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深深同情和关怀,以及对朝廷的殷切期望。全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