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巫山锁白云,岩如雁荡列江滨。
谁名雁荡经行峡,定是经行峡里人。

【注】:

过风口望巫峡岩嶂如雁山祥云峰经行峡烟霞障

十二巫山锁白云,岩如雁荡列江滨。

谁名雁荡经行峡,定是经行峡里人。

译文:

经过风向标望向巫峡的岩石和山峰像雁荡山脉一样,云雾缭绕在山间。
谁能命名雁荡山脉,它位于长江边的岩石上。
是谁命名了雁荡山脉,一定是居住在那峡谷的人。

赏析:

此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巫峡的美丽景色。首句“过风口望巫峡岩嶂如雁山祥云峰经行峡烟霞障”,以诗人的视角,通过观察和想象,将巫峡的壮丽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用“过风口”这个细节,表达了自己对巫峡美景的赞美之情;而“岩嶂如雁山祥云峰经行峡烟霞障”则形象地描绘了巫峡的山水之美。

第二句“十二巫山锁白云,岩如雁荡列江滨”进一步展开了对巫峡的描述。这里的“十二巫山”指的是三峡中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青滩峡、泄滩峡、夷陵峡等,而“锁白云”则形象地描绘了巫峡周围的群山与云雾相互交织的景象。诗人用“岩如雁荡列江滨”来比喻这些山峰,既展现了其险峻挺拔的特点,又表达了它们在巫峡中的独特地位。

第三句“谁名雁荡经行峡,定是经行峡里人”则是诗人在赞美巫峡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当地人民的敬意。诗人认为,那些能命名雁荡山脉的人,一定是生活在那峡谷里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这片美丽的土地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当地居民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巫峡的描绘和赞美,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当地人民的敬意。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