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
鼎分虽愧刘玄德,面缚肯为安乐公。
【注解】
瞿唐:指夔州。
火德:指汉高祖刘邦。
重兴:重新兴盛。
六合同:指《春秋左氏传》载,周历火德,有六年一周期的规律。
金行:指五行中的金。
止:终止。
鼎分: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刘玄德(备):指刘备,字玄德。
面缚:古代俘虏或战败者的头颈被束着。
【赏析】
全诗共十二句,每句七言,每句都是对前一句内容的进一步展开或补充。
首联“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意思是诗人连续数日到达夔州(瞿唐)拜谒白帝祠登上越公堂徘徊观望古迹,最终写成了这十二首诗。
颔联“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意思是汉朝以火德为正统,历经六次更替,最后由金德代替而结束。这里暗指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后由刘备建立蜀国,与魏、吴并立;又经过六代后,由晋取代。这两句是对前一句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说明汉朝的灭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其中火德衰败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颈联“鼎分虽愧刘玄德,面缚肯为安乐公。”意思是虽然我自认不如刘玄德,但他投降曹操时,也没有成为“安乐公”。这里的“鼎分”是指蜀汉的政权分崩离析,“面缚”是指曹军攻占成都时的投降行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刘备的不满和对曹操的讽刺。
尾联“火德重兴六合同,金行数止一星终。”“火德重兴六合同”是指汉朝的火德再次兴盛,经历了六次更替。“金行数止一星终”是指金德已经终结,只剩下一颗星星,即南宋灭亡。这句话是对前面诗句的总结和概括,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