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祠前石笋三,根连滟滪立相参。
不知此石能言否,往事应同老柏谈。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言,要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诗句中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整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进行赏析。“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连续多日前往瞿塘拜谒白帝祠,登上越公的三峡堂,徘徊在古代的景点中。这两句是说作者游览了瞿塘峡一带的风景名胜后,写了十二首诗作;“白帝祠前石笋三,根连滟滪立相参”:白帝祠前的三座石笋,高耸入云,根联着滟滪堆(长江三峡中一块突出的岩壁),相互参差地矗立着;“不知此石能言否,往事应同老柏谈”:不知道这座石头能否说话?这些往事是否也像那棵古老的柏树一样,可以与人交谈呢?
【答案】
①第一句点明游览的地点:瞿塘峡。②第二句用夸张的笔法,写石笋之高,突出其壮观。③第三句化静为动,以石笋与滟瞨、江水的比喻,写石笋之坚。④第四句用设问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石笋的赞叹之情。⑤第五句以疑问的句式,表达了诗人对石笋是否能够言语的疑惑。⑥第六句化静为动,以石笋与老柏的比喻,抒发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之情。⑦第七句化虚为实,将石笋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石笋的情感。
译文:
连日游览了瞿塘峡风景名胜区,登上了越公的三峡堂,徘徊观赏了历代的遗迹,并把所见所感写成十二首诗篇,白帝祠前有三座高高的石笋,它们根联着滟澦堆,相互参差地矗立着,不知道这石笋能否说话呢?这十三座石笋是否像那棵古老的柏树一样,可以与人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