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之间旱如燬,祷而得之偶然耳。
八月又旱农无秋,同僚劝效前日求。
我方省愆未及祷,沛然一雨苏群槁。
古人重请应上公,何敢频烦渎苍穹。
但愿时旸及时雨,不独一州天下普。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全诗,理解诗意,准确把握诗歌主旨。然后分析运用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最后结合注释和关键字分析诗人的情感或思想感情。本首诗前四句写七月间连遭旱灾,人们祈祷上天降雨救民,但只是偶然的事。第五、六两句写八月又旱,农民们没有秋收,只好去求同僚们帮忙,他们劝人求雨也是偶然的事。最后两句说古人请求祈雨时都应上公侯贵族,怎么敢烦扰苍天。诗人希望天能降下及时雨,不要只限于一州天下普降。

【答案】

译文:

七月期间大旱得厉害,人们祈祷祈求下雨是偶然得来的。

八月又逢干旱,农民们没有收获,只得请同僚们祈雨。

我们才反省自己的过错,还没有来得及向苍天祈祷,就得到一场甘霖。

古人祈求祈雨都是应了上公侯贵族的请求,我们怎么能随便打扰天帝呢?

但愿天公能够及时降下雨水,不单是这一州,天下也都能普降甘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作。首联“七月之间旱如燬,祷而得之偶然耳”,用“七月”代指七月中下旬,“旱如燬”(旱得像火灾一样)指旱情极为严重,几乎无法挽救。“祷而得之”指祈祷后终于得到了一点雨。这两句诗写到了当时人们盼望下雨的情景。颔联“八月又旱农无秋,同僚劝效前日求”,写到了八月又逢大旱,庄稼没有收成,只好再像以前一样去求雨。颈联“我方省愆未及祷,沛然一雨苏群槁”,写到了作者反省自己的过失,还未来得及祷告,便得到一场及时的甘霖。“沛然一雨”指及时降下的一场大暴雨,“苏群槁”意谓解除了庄稼枯黄干死的状态。尾联“古人重请应上公,何敢频烦渎苍穹”,“古人”即前文所说的“古人”,指那些曾请求祈雨的人;“上公”指古代天子的三公之一;“苍穹”指苍天,这里指天空。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自己谦虚谨慎、不轻易打扰苍天的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