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日逢春日,江天弄佳气。
蔬盆杂蒿韭,一箸异乡味。
西畴农事动,问我归何未。
岂无二顷田,奚用五马贵。
【注释】
谷日逢春:在立春这一天吃“春盘”,是古人迎春的一种习俗。
江天弄佳气:江上天空,云彩缭绕,好像在逗引春天的气息。
蔬盆杂蒿韭:菜盆里装的是各种蔬菜。
一箸异乡味:这顿野餐的菜肴很特别,都是家乡没有的。
西畴农事动:田边庄稼长势很好。
归何未:什么时候回来?
二顷田:二亩地,指田产。
奚:何。
【赏析】
《谷口闲望》是唐代诗人崔护的作品。诗写于公元843年(会昌三年)立春日。崔护早年曾游学于长安,后因科场失意,流落于洛阳,过着贫困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作者在谷日这天,在洛阳城里闲步时有感而作的。
首句起笔就写“谷日”和“春日”两个节令。“谷日”即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立春”在它之前。“逢”字写出了时间上的巧合。次句写当天的天气:“江天弄佳气”。江风习习,吹来阵阵好气息,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
三、四两句写诗人在野外的所见所闻。“蔬盘杂蒿韭”,这是说,野餐的菜肴是蔬菜,其中夹杂着野菜和韭菜;“一箸异乡味”,这顿野餐的菜肴很特别,都是家乡没有的。“异乡”二字突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五、六两句写诗人与农夫交谈的情况:“西畴农事动,问我归何未。”西畴,指西面的田野;农事动,说明农忙已经开始了。诗人询问对方:“你种田忙什么呢?”农夫回答:“我们正在忙着种庄稼。”诗人又问:
“难道只有二顷田吗?”意思是说,自己还有更多的田产。
尾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岂无二顷田,奚用五马贵”。意思是说,我虽然没有那么多田产,但还不至于像那些达官贵人一样养得起五匹马,所以用不着那么奢侈。这里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又表达了自己的清贫之志。
这首诗以“谷日立春”为题,写在立春这一天,诗人在洛阳城里闲步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虽身处繁华之地,仍怀念家乡、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平实自然,不雕琢,不藻饰,却能将一个青年才俊的清雅高洁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了。